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杜亦有道:孤島電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03]     我要評論

阿 杜

 和年屆八十的兩位「嘉禾老電影人」、電影業的「最資深製片人」屠梅卿(前年已逝)及茅廬(二○一○年之今天仍健在)詳談過,原來二位皆在抗日時期之上海拍「孤島電影」起家,而在下於此《文匯報》副刊寫了廿年專欄文章之「我們的報—文匯報」,是一九四八年由南遷的上海《文匯報》同人與當時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創辦的,而上海《文匯報》正是在一九三八年「孤島」時期在上海誕生創刊的。

 時隔大半個世紀,許多人已忘卻有過那麼一個「孤島」時期了,上海是江蘇之南華東大城,並非是「島」,為何稱為「孤島」?那得提及我國晚清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時的一段國恥之史了。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反清成功後,中國被西方列強殖民佔地瓜分形勢已成,上海為英國、法國、美國等各據一區,各劃有自主獨立權之「租界」,名義上是向中國租來的,實際均是強佔。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攻入上海,但那時羽翼未豐,未能正式向歐美列強宣戰,只得任由各國「租界」區懸空獨立存在,該等帝國主義「租界」約佔全上海面積五分之一,各「界」有他們之洋兵駐守,中國大部分抗日志士、文化名人、紳商百姓等紛躲入「租界」借洋人為庇,這些租界內苟存之同胞,便稱此時為生存於「孤島」。直至一九四一年日本正式發動太平洋戰爭向歐美盟國宣戰,派大軍殺入各國在上海之「租界」,中國之「孤島」狀態才由此幻滅,那個「孤島時期」足足有四年之久。除了抗日志士借此為反日活動中心,文化人之反日宣傳亦在此展開,文化鬥士辦抗日救國報刊,電影商人借歐美等國庇護大拍抗戰意識電影,上海《文匯報》便是一九三八年十月用英商牌子創刊的,輾轉至今天已是七十餘年了。

 初時由於「孤島」之租界內多抗日宣傳,狂妄之日本軍方還自訂律法,規定各租界內之報刊出版前要交給日方批檢,但各歐美國強烈抗議,才得完全自主。電影界也借此機會,大拍其《木蘭從軍》、《太平天國》、《亂世風光》等抗敵意識之電影,在「孤島」中生活之國人為求抒懷解悶,引起一陣陣看電影熱潮,那一時期形成了上海躍為中國電影基地之特殊狀況,那便是中國影史上的「孤島電影」時期。

相關新聞
百家廊:飄泊者 (2010-04-03) (圖)
翠袖乾坤:龍剛怎樣做先知 (2010-04-03)
海闊天空:水上銀行造福鄉民 (2010-04-03)
琴台客聚: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夜化 (2010-04-03) (圖)
杜亦有道:孤島電影 (2010-04-03)
隨想國:富豪的豪 (2010-04-03)
詩幻留形:揭露幻象的聲音 (2010-04-03)
百家廊:「啃老」的水利怎能抵禦百年大旱? (2010-04-02) (圖)
翠袖乾坤:工資過低的惡果 (2010-04-02)
一網打盡:撈油水 (2010-04-02)
琴台客聚:尋找山街的歲月幽靈 (2010-04-02)
生活語絲:獅虎誰為王? (2010-04-02)
扶林晚風:基督宗教的興起 (2010-04-02)
寫我遊情:在埃及乘坐熱氣球 (2010-04-02)
百家廊:虎狼之地?人間天堂? (2010-04-01) (圖)
翠袖乾坤:保濟丸 (2010-04-01)
海闊天空:燎原之火波及天主教皇 (2010-04-01)
琴台客聚:魚主現身 (2010-04-01)
杜亦有道:人間何世? (2010-04-01)
師人物語:美學教育 (2010-04-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