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房屋署斥資300萬元於藍田邨安裝全港首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旁為房屋署高級建築師嚴汝洲。 本報記者譚靜雯 攝
【本報訊】(記者 譚靜雯)綠色公屋漸成氣候。房屋署斥資300萬元在藍田邨安裝全港首個和規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所產生電力用於邨內走廊照明燈、升降機及水泵等公共設施,料每年可節省約4.3萬元電費。至於藝人劉德華童年時居住於重建前的藍田邨第15座,房署會落成後特別邀請他親筆為藍田邨題字。
藍田邨自1992年開始整體重建計劃,該邨第7期已於去年6月入伙,佔地2.7公頃,共建有4座40層高的住宅大廈,提供3,036個單位。房屋署高級建築師嚴汝洲表示,藍田邨位處高地,不受周圍建築物影響,遂於3座大廈的天台安裝太陽能光伏板,以收集最多的太陽能,每幢大廈有60塊太陽能光伏板。
回報率極低 仍值得推廣
房屋署高級建築師嚴汝洲預料,該發電系統每年可產生約43,000千瓦小時(43,000度)的電力,即相等於11個香港家庭一年的用電量,若以每度電約1元計算,即每年約節省4.3萬元的電費,但相對於300萬元的投資不成正比。他續稱,雖然投資成本較高,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料日後成本漸降,且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受重視,使用太陽能值得推廣。
至於日後是否把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推廣至其他屋邨,嚴汝洲稱需待研究完成才可決定。此外,藍田邨亦廣泛綠化,綠化面積達7,030平方米,佔總地盤面積約26%,當中包括161米長的綠化行人通道、80平方米的垂直綠化帶,以及4,180平方米的地面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