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祖為
施比受有福,做義工的人都不問回報。但研究發現,義務工作為義工本身也能帶來很大好處。義務工作發展局「香港義務工作與社區建設研究計劃」工作小組主席鄧桂能指,對於義工服務時數在01年至09年增幅逾倍深感興奮。
「義務工作穩健增長,證明了香港人逐漸體會到義務工作在經濟及社會貢獻方面的價值,兩者其實沒有衝突。隨着更多義工開始參與環保服務、輔導服務、技能培訓等範疇,義工服務發展也愈來愈多元化及專門化。」他表示,義務工作日漸被市民視為自我實現的途徑,義工經驗能令市民感到生活有意義,締造更豐盛滿足的人生。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陳祖為教授指出,義工比率在過去幾年大幅增長,令人深感鼓舞。「未來工作是研究如何保持這增長勢頭。」義工愈年輕開始義務工作,日後服務的年期也愈長,而義工的服務年期愈長,服務的時數愈高。「及早培育年輕一代十分關鍵,他們是日後服務社會的支柱。」
在一般港人心目中,都對曾做義務工作的人給予較高的信任。年輕人當義工,便很容易獲得社會的肯定和讚許,對他們的成長和日後事業發展都有很大幫助。市民多接觸社會工作,也能對香港有更強歸屬感。「義務工作除了帶來經濟貢獻,亦可能促進和建立一個互相關懷、信任及和諧的社會。共同建立香港的義務工作文化,便是未來的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