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市區重建策略檢討》進入最後階段,發展局早前建議為受重建影響的業主提供「樓換樓」賠償方案。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昨日強調,「樓換樓」是為業主提供多一個選擇,滿足他們重返社區的願望,目的不是增加補償金額,或讓業主投機「炒賣」。當局在收集公眾意見後,再研究是否加設「禁售期」或「撻訂」機制。
周達明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市建局的重建項目動用公帑,有關項目具社會意義,與私人發展的性質不同,不可能因為重建項目的價值高,或地積比率高而增加賠償。目前,受重建影響的自住業主,會按同區7年樓齡住宅價值計算賠償基準,周達明表示,經長時間的考慮,當局建議保留這做法,但日後市建局提出收購建議時,會同時提供「樓換樓」或現金賠償的方案。
可選小單位 避免補差價
周達明續指,明白公眾對樓市波動擔憂,故市建局未來會盡量向受重建影響業主,提供有關重建項目的資料,例如樓宇重建後的單位面積等。對於有聽眾認為若選擇「樓換樓」,業主要補貼新、舊單位的差價,相信有經濟能力承擔的業主不多,喪失「樓換樓」助業主返回原區的原意。周達明回應稱,舊樓業主可選擇面積較小的單位,避免補差價。又有舊樓業主擔心「樓換樓」所換得的單位座向、層數較差,周達明指出,日後以抽籤決定選樓次序,不存在劣質單位換予舊樓業主的問題。
此外,當局亦建議設立「由下而上」的「市區更新諮詢平台」。周達明表示,有關平台由專業人士及地區人士組成,直接與居民溝通,例如討論甚麼地方應復修或活化。他表示,為方便平台討論,過去未有公開的重建項目,如有關地區樓宇狀況調查結果等,亦會考慮公開予居民參考,但重建的先後時間表將繼續保密,以防止「落釘」等不公平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