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 模擬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劉凝哲16日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16日發佈了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科學研究成果。由嫦娥一號獲得數據製造的全月球影像圖、全月球數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維月球地形圖等成果,其中DEM在精度和分辨率上明顯優於美國的ULCN2005,並與日本的月亮女神衛星通過激光高度計獲得的DEM模型水平相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科院院士、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一號自2007年10月24日成功發射,至2009年3月1日成功受控撞月,共在軌運行1年零4個月時間,其搭載的8台有效載荷共獲得原始數據約1.37TB,截止2010年2月,獲得經過各種校正後生成的0、1、2、3級數據產品約2.76TB。上述探測數據的處理、分析與研究,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填補了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空白。
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一號搭載的CCD立體相機共獲得508軌南北緯70°以內和589軌極區的圖像數據,第一次實現了月球表面的100%覆蓋。製作的「全月球影像圖」在幾何配准精度、數據的完整性與一致性、圖像色調等方面均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
獲重要元素月球分佈數據
嫦娥一號所取得的採用激光測高數據,製造成了分辨率為3公里左右的全月球數字高程模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採用三線陣數字攝影測量方法製作的全月球三維數字地形圖,在數據覆蓋範圍、平面定位與高程精度、空間分辨率等方面均優於國際現有全月球數字地形產品。
歐陽自遠表示,嫦娥一號還獲得了重要元素全月球和局部區域的含量分佈數據,月表微波輻射亮溫數據,近月空間高能粒子和太陽風離子數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