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黃津玨 我只想保護我們的空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在家中信箱裡發現一張表格,是藝發局為工廈藝術使用者做的調查問卷。在音樂人阿玨(黃津玨)看來,這是一次團結藝術工作者的難得機會。自年初政府實行活化工廈的措施以來,他就覺得,是時候為他們這群自力更生的藝術家們發聲了。

 工廈生態

 一直以工廈單位為音樂基地的他,近年眼看著身邊的音樂同好,一個一個因租金激增而遷走,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藝術生態就要被「活化」背後的地產商機所破壞。幾個月前,他和同租工廈的幾位藝術家朋友成立了一個支援小組:「自然活化合作社」,希望通過各種公眾演出、公開論壇和發表公開聲明,傳達藝術家的訴求。

 阿玨的studio所在地,是文藝圈常說的「楊五八」(楊耀松工業大廈第五座八樓)。電梯到了6樓就沒有了,剩下的,要一級一級的爬樓梯,所以,租金也特別便宜,1000多呎的單位,每月不超過5千元,由他和十幾位band仔分租。樓梯口的牆角註明垃圾投放處,一個碩大的竹條編製筐敞著口,往裡看看,還算乾淨。鐵閘門內眾鞋包圍,要踮起腳才能跨過去。排練房四牆都掛滿了吉他,地上有架子鼓。臨時支起的鐵架床還躺著昨晚留宿的朋友們,裡屋有電子琴和電腦,幾位年輕小伙子正圍坐在屏幕前打著遊戲。

重要的是凝聚力

 阿玨搬來九龍灣已近7年,之前租用過觀塘一間工廈,「那時政府打算舊區重建的話題,又有APM(商場)的話題,加租很多,只待了2年就過來了。」他中學畢業後便去英國升學,大學唸的是有關錄音技術的音樂科技,畢業後卻發現無法靠此維生。這也跟他的性格有關,就是「沒有興趣的話,就絕不會勉強自己。」但返港初期,他也嘗試做手錶設計、網上音樂CD的買手,更在一間雜誌社做音樂編輯4年。離開是因為「老闆一直想做娛樂,如果我們每次想介紹獨立音樂的話,需要和他爭執很久,已經厭倦。」也是在做音樂編輯的過程中,他開始結識本地音樂人,直到他自己也踏上了這條道路。

 在訪問中,他提到很多次「凝聚力」,也許和樂隊本身的形式有關,「音樂沒法一個人做盡,需要其他人的合作。」擴大到生活裡,同行的交流和鼓勵自然重要,還有其他自由藝術家朋友的來訪,也能互相啟發和影響,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有一個固定的空間。

 「其實工廈的條件很差,比如漏水,比如爆渠,也因此租金便宜,也只有藝術家願意租下。」阿玨平常以教樂器為主要收入,他是樂隊Pusshi Ta_chi的吉他手。樂隊剛剛成立1年,要走「社會音樂」的路子,「根據眼下的社會議題,把它們寫進歌裡,而且不受場地限制,隨時表演都可以。」天星碼頭事件喚醒了他的社會參與意識,後來的高鐵事件和七一遊行,更決定了他音樂創作的方向。成立「合作社」之後,他多了很多事情:組織開會,去政府部門遞信、協商,聯繫租戶等等,「如果沒有事情發生,我想誰也不會願意出來理那麼多事情。能安安靜靜的創作當然好,但我抗議工廈加租,是想保留多一種選擇的權利和空間,這也不僅僅是為了藝術團體的需要。」 ■文/攝:梁小島

相關新聞
鄧樹榮在戲劇藝術中修行 (2010-07-21) (圖)
香港藝術的位置 (2010-07-21)
瑜伽與戲劇表演藝術 (2010-07-21)
鄧樹榮簡介: (2010-07-21) (圖)
微語錄 (2010-07-21)
蔡康永:(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 (2010-07-21)
李承鵬:(內地足球評論人) (2010-07-21)
高曉松:(內地音樂人) (2010-07-21)
黃津玨 我只想保護我們的空間 (2010-07-21) (圖)
萬梓良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2010-07-14) (圖)
城客列傳:莊玉惜 在街邊報紙檔尋寶 (2010-07-14) (圖)
冼國林因葉問之名 (2010-07-07) (圖)
司馬十一 用光影沉澱生活 (2010-07-07) (圖)
龔志成用音樂迷走都市 (2010-06-30) (圖)
秦楓 真性情的「知道分子」 (2010-06-30) (圖)
文化名人訪談錄.楊麗萍如果前世是一隻孔雀 (2010-06-23) (圖)
楊麗萍創作大型歌舞集 (2010-06-23) (圖)
與楊麗萍對談錄 (2010-06-23)
泰迪羅賓 永遠活在青春期 (2010-06-16) (圖)
鄭若行 「80後」香港生存手冊 (2010-06-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