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劍閣表示,現時內地已步入「劉易斯拐點」。 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李永青 卓建安)內地各省市近期陸續出現「加薪潮」和「用工難」問題,引起全球的關注。對此,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董事長李劍閣認為,內地步入「劉易斯拐點」,勞動力供應情況不樂觀;不過,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則表示,在10至15年內不會出現工資增速超過勞動力增速的情況。
農村現有勞力難轉到城市
李劍閣昨在港出席香港中華總商會的論壇時表示,現時內地已步入「劉易斯拐點」,即指由勞動力過剩轉為短缺的轉折點。雖然有學者指內地農村仍有一億多的勞動力可轉至城市,但李劍閣指出,曾在4年前對內地3000多個村莊進行調研,發現當時農村剩餘的勞動人口中,大部分女性年齡逾35歲,男性逾40歲,相信這些勞動力難以轉移至城市,而現時80後年青人亦不願到工廠從事苦、累的工作。
他又引用數據指,從04年至09年,內地農民工往城市的月均工資翻了一番,而從現在到2015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將漸漸消失,即依靠勞動力增長支持經濟增長的優勢漸失,內地勞動力供應情況並不樂觀。
工資增長應讓市場決定
面對這些困難,李劍閣建議,當局可推遲退休年齡,並鼓勵技術創新和推進經濟轉型。同時,工資提高亦有其好處,有利縮小貧富差距,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同時亦有利改變產業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他同時亦指出,現時中國不需要人為推動工資過分增長,應讓市場來決定。
樊綱:未見「劉易斯拐點」
不過,出席同一場合的樊綱則表示,從國際經驗看,當農村勞動力降至整體勞動力的10%時,才有機會到達「劉易斯拐點」,屆時工資增速將超過勞動力增長幅度,但目前內地農村勞動力仍佔25-30%,要到達10%的水平,預計至少還需10-15年時間,故中國可能不會很快出現大面積「劉易斯拐點」。
另外,對於投行摩根士丹利計劃出售中金34.3%股權,李劍閣說有關事宜進展順利,又指中金長遠有意上市,但不會在1至2年內成事。對於有指內地中小企較難取得貸款,他表認同,但指卻為私募基金製造商機,亦可協助中小企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