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柒斤
近一段時間,對寫作名人和出版物的質疑乃至撻伐此起彼伏。看到許多炮轟虛構的「名人自傳」、雷人的「名人薦書」和期盼太平盛世的當下,中國出一位文學巨匠的聲音,其時效性、尖銳性、觸及時弊的深度等等,讀來的確意味深長。
梳理質疑和批評的聲音,主要集中在「眾多的文學書籍已淪為超市裡一種貨物,寫作者更像是只關注自己產品商業價值的總經理或產品銷售的總導演。」這種批評雖然很刻薄,但現在出版的圖書,其文學價值並不高恐怕是不爭的事實吧。當然,這與許多純文學作品脫離真實的生活、讓讀者產生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也有一定的關係。
不過人們發現,在同樣面臨純文學式微、商業侵染、巨作難寫的尷尬時,中國作家和歐美作家的態度是迥然不同的。比如在美國,一部作品被《紐約時報》「書評」選中(以惡評和指責為主),哪怕作品被批得「體無完膚」,其創作者也高興得一塌糊塗。這雖然與「時報書評」倍受出版商高度關注、能夠為作者帶來經濟利益有關,但至少也說明其作者有一定的胸襟和修養。
反觀中國,現在的書評幾乎都成了「讚美詩」。不這樣不行啊,哪怕最有權威的媒體對一些「下三濫」的作品批評幾句,其作者就立馬跳出來跟你「吹鬍子瞪眼」,輕的指責你「沒文化」,重的告你一個誹謗罪。更耐人尋味的是,現在一些「著名作家」的「鴻篇巨製」尚在構思或者寫作中,其「自我腰封」或者「名人推薦」就通過各種傳媒「立體轟炸」了,我都不好意思列舉諸如「五百年難得一見的散文式小說」等等肉麻的評語了,反正就跟一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和一位蜚聲全球的文學巨匠即將在中國誕生似的,不達這樣的宣傳效果誓不罷休。
太平盛世、安定而有規律的幸福生活,固然是人類求之不得的理想人生。但這樣的土壤也缺乏滋生文學巨匠的成分,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寫不出好作品、做不成文學巨匠,也沒有人出來抱怨。但現實情形是,那些孤芳自賞的作家們自己耐不住寂寞、自己急不可待地蹦出來「自我標榜」和「相互吹捧」(名人薦書其實就是相互之間在吹捧),這不僅跟不斷竄出的「曇花一現」式「網絡紅人」沒啥區別,與儒家倡導的「修身、內斂」也背道而馳。公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論述大作家、經典作品的標準和創作理路時指出,「大家之作需要內美與修能」,指的是胸襟、抱負、性格、氣質與學養、技巧等,前者為主後者為輔,但兩者都不可或缺。時下中國文學藝術界的「大師」最缺乏的恰恰是「內美」。
站在公眾面前,文學創作者們先天性地對精神和心靈建設負有責任。面對多元文化競相發展的盛景,人們之所以還要保持閱讀的習慣,除了讀書能夠給人以樂趣、又引人思考的藝術享受外,也希望在書中享受到代表美好和進步的情境、學習到一些精妙的語言,更重要的圖書本身還肩負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等重任。所以說,作家這種特殊的職業,除了通過作品向大眾傳播文化、輸送精神食糧,自身實際上就承載著讀者對個人修為、文化修養的若干期許。
試想,如果作家自己首先都不能「內美」,指望其作品來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不就是天方夜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