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博物館「公私之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海事博物館。

 早前特區政府決定香港的博物館不私營化,繼續歸政府管理,保留在政府架構中。其實博物館應是公營,還是私營,這問題已有多年的爭議。畢竟香港的博物館有很大的影響,不但涉及資源這問題,更關乎未來的定位、發展及對博物館與社會的關係等,所以才值得討論,縱使政府現在還是決定不會將香港的博物館私營化。

 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解釋,博物館是一所非牟利、向公眾開放、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常設機構,以研究、教育及消閒為目的,蒐集、保存、研究及展示藏品和傳達相關知識,藏品可來自自然界或人類的文化遺產。香港的情況又如何?香港沒有博物館法,也沒有所謂官方的博物館定義,所以我們惟有從現有博物館的存在情況去分析。

 香港公共博物館於1962年開始投入服務,首先在大會堂成立了香港博物美術館,由前市政總署管理。在90年代,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大力發展,開設不同的公共博物館,除了大型的旗艦博物館,還在多幢歷史建築物設置專題博物館。政府在2000年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管有關事務,目前管理16所博物館和1所電影資料館,其他政府部門如警務處、海關等都設有部門博物館。

 據一份立法會在08年1月11日的討論文件(CB(2)746/07-08(01)號文件),他們也有討論私營博物館的未來發展,以及香港海事博物館建議在2010年後遷往中環8號碼頭的初步意見,文件指政府歡迎私營博物館的成立,以促進本港文化生態多元發展,但政府沒有既定的標準機制支援私營博物館的運作,按個別情況考慮私營博物館的要求,但他們認為長遠有需要制訂適當架構及機制,以支援香港私營博物館的發展。

公私營的正反論

 很多人支持私營化的理由是提升效率,認為政府一定比私人公司的效率低,服務差一樣,因為政府不需要跟市場競爭。不過,不要隨便把某地的成功例子一般化,以為在其他地方亦必定可得出同樣的結果,在很多公營文化機構中,僱員被政府規條掣肘,對機構的運作效率確有負面的影響,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私營化會提高服務質素。其實,增進技術發展及創新能力,背後的理據也是市場競爭能刺激服務供應者,以爭取顧客。對於博物館,自主化或者會對質素提升有幫助,一個頗流行的改變是不少博物館由以合約形式,訂定服務計劃以爭取資助額的合約支出預算,以取代過去每年先撥款,再從撥款多寡釐定服務多少的輸入預算模式,就好像不少私人公司一樣。私營博物館的出現,又或是公營博物館轉為私營博物館,那也代表會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而且政府把非核心業務私營化,可以減輕官員的負擔,從而能做到簡化及優化行政管理架構。

 私營化就是以透過經濟壓力,改善博物館的效率、運作、發展、影響等,而結果可能會出現管理層往往專注於增加收入,忽視了博物館本身的使命。博物館的使命包括研究、保存、教育,但這些工作很大程度來說都是無利可圖,但私營博物館為了「至少」維持收支平衡,可能把精力放在商業活動及尋求贊助等工作。 ■文:曾家輝

相關新聞
南海1號 南風古灶 珠三角博物館遊 (2010-09-02) (圖)
水晶宮 認識海上絲綢之路 (2010-09-02) (圖)
陶瓷博物館 看活著的南風古灶 (2010-09-02) (圖)
原來博物館實在有很多 (2010-09-02) (圖)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10-09-02)
廣東粵劇博物館 (2010-09-02)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2010-09-02)
香港博物館「公私之爭」 (2010-09-02) (圖)
訪深圳博物館新館 思考博物館經營之道 (2010-08-30) (圖)
小結: (2010-08-30) (圖)
到老館看鄧小平展覽 (2010-08-30) (圖)
跨界創作 詩相 交融添新意 (2010-08-28) (圖)
詩相不需互相說明 (2010-08-28) (圖)
寫詩源於想要表達 (2010-08-28) (圖)
鼓勵學生繼續創作 (2010-08-28) (圖)
拍攝前作心理準備 (2010-08-28) (圖)
學生詩作《Over-speeding Earthquake》節錄 (2010-08-28) (圖)
虛實之間 引發奇想 (2010-08-28) (圖)
「本來無一事」又一山人攝影展 (2010-08-28)
茶具創作賽大檢閱 巧手匠心製美器 (2010-08-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