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光環褪去降「凡間」 港人風光不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剛剛成立,香港人大搖大擺地走過羅湖橋,他們挑著衣服、食品、電視機等各種洋貨救濟深圳親戚,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漁村開廠、置業。頭頂「香港人」三個字的光環,使得還未來得及洗腳上田的深圳人看他們如同「霧裡看花」。改革開放30年,深圳飛速發展,小漁村變大城市,兩地差距日漸縮小,香港人褪去光環,降落「凡間」;時光荏苒,30年來,深圳人南望的目光由仰視變成了平視,兩地之間的相互融合,從外在直達內心。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熊君慧、李望賢、郭若溪

1981年,坐著轟隆隆的柴油機車,不滿7歲的陳敬文和父母挑著擔子從香港來到深圳。當父母把行李中的糖果、西藥、衣服分給親戚時,他從深圳親戚的眼裡看到了羨慕。「香港的東西就是好吃。我長大了也要去香港。」表弟的話,讓他印象深刻,心裡自問:「香港原來這麼好?」這是他第一次到深圳。

當年深圳人都高看港人

 16年後香港回歸祖國,23歲的陳敬文,帶著從美國來的老闆到深圳華強北談生意,這是他工作後做的第一單生意。「從羅湖口岸過關後『打的』,我們不敢讓司機知道,我們是從香港來的,生怕被欺負」。陳敬文每次到深圳談業務,與客戶吃飯聊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香港。譬如,客人會問「香港人是不是天天喝可樂、吃牛排?」、「香港滿街都是汽車嗎?」之類的問題。陳敬文說,深圳人對香港人怎樣生活、香港的城市都很好奇。「對他們來說,香港美好又神秘」。家住東門老街的深圳人黃先生回憶,在百貨商店,眼尖的售貨員一看到穿西服、講粵語的顧客,就能辨明其是香港人,馬上熱情有加,落力招呼。「那時,每個深圳人都對香港人高看一眼。」他說。

港人在內地優越感漸褪

 年近40的港人江先生,現在深圳龍華做五金生意,一個禮拜有五天在深圳。「我這半輩子都與深圳打交道」。江先生回憶,80年代香港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時的香港電視劇裡有不少譏笑內地人的詞語,比如稱內地人為「阿燦」、「表叔」,內地人都是買了「名牌」西裝,卻不願意撕掉牌子標籤的「土包子」,而一個香港初級文員在深圳工廠至少也擔任主管一級的職務。

 說到現在港人北上就業的情況,江先生用「今時不同往日」來形容。「深圳的公司並不盲目聘請香港職員,甚至在深的港資公司都願意全盤本地化。」他說:「我的普通話說得很流利,但洽談生意時,內地生意夥伴言辭隱晦,話中有話,我還是聽不懂。所以,港資公司在深圳更願意請本地員工。加之內地每年湧現大量高學歷人才,也為港企提供了很多選擇。」

「阿燦」已轉化成「港燦」

 隨著香港回歸與內地融合密切,加之深圳經濟快速發展,「阿燦」這類蔑視內地人的詞彙,早從日常言語中消失了。深圳人黃先生說,如果港人在深圳消費出手不大方,還會被叫作「港燦」。黃先生與記者說這番話時,正坐在深圳羅湖的一家茶樓與香港來的表兄吳先生飲茶。每天來這喝早茶的香港人佔近一半。黃先生說:「現在出手闊綽的反而是內地人。在香港的茶樓,服務員甚至等著拿內地客人給的小費。」其表兄吳先生說,現在香港商店最歡迎的是內地客,而深圳人則是去香港購物次數最頻繁的內地客,所以格外受香港商家歡迎。

相關新聞
光環褪去降「凡間」 港人風光不再 (2010-09-12) (圖)
時過境遷:港幣貶值 「硬通貨」變雞肋 (2010-09-12) (圖)
不再瀟灑:「打的」變坐公交 港人北上能慳則慳 (2010-09-12)
自慚形穢:月入二萬香港郎 難獲內地女垂青 (2010-09-12)
引以為榮:港人張鴻:我是深圳人 (2010-09-12) (圖)
內地掀郵輪母港戰 沿海城市紛搶建 (2010-09-05) (圖)
郵輪經濟誘人 多市躍躍欲試 (2010-09-05) (圖)
業界:建母港 須軟硬件配套 (2010-09-05)
郵輪旅遊將成國人新消費點 (2010-09-05) (圖)
國際郵輪巨頭佈局中國 (2010-09-05) (圖)
內地城市爭強郵輪母港 (2010-09-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