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周日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時過境遷:港幣貶值 「硬通貨」變雞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港人張先生說,港幣貶值,有的的士司機甚至拒收港幣。 本報記者郭若溪 攝

 早年,在深圳人眼裡,「港人」一詞代表著富有高端,港貨就是好貨,港幣也很值錢,不少人都以持有港幣為榮。家住深圳布吉的張先生,一家4口2006年移居深圳。他說,30年前港人回內地,出關後就會有很多人走過來小聲問是否有港幣,口岸附近很多兼做兌換生意的小商店的店員,也會主動走出來,千方百計要把你口袋裡的港幣弄到手,當時的港幣,在內地人心目中是響噹噹的「硬通貨」。

兌港幣 店員不給笑容

 然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也讓港幣變相貶值,「硬通貨」失去魅力,香港經濟多年來未有明顯提升,也令「港人」的光環逐漸褪色。「好像換了世界,港幣的地位一落千丈,口岸附近的羅湖商業城有店舖拒收、的士司機拒收,連藍牌司機也拒收」。張先生說,現在走出檢查站後,不但沒有人主動上前要換鈔,就連自己主動到那些小店去換鈔時,櫃檯前的店員也都沒有笑容。

 「在香港回歸前,許多大陸人曾相信港幣最終能成為全中國通用的貨幣,因而增持港幣。在港幣跌低過人民幣那天,香港坊間曾流傳深圳已沒人收港幣,港幣會像二戰後的日圓一樣不值錢的說法。」張先生開玩笑地說了這段民間流言。

相關新聞
光環褪去降「凡間」 港人風光不再 (2010-09-12) (圖)
時過境遷:港幣貶值 「硬通貨」變雞肋 (2010-09-12) (圖)
不再瀟灑:「打的」變坐公交 港人北上能慳則慳 (2010-09-12)
自慚形穢:月入二萬香港郎 難獲內地女垂青 (2010-09-12)
引以為榮:港人張鴻:我是深圳人 (2010-09-12) (圖)
內地掀郵輪母港戰 沿海城市紛搶建 (2010-09-05) (圖)
郵輪經濟誘人 多市躍躍欲試 (2010-09-05) (圖)
業界:建母港 須軟硬件配套 (2010-09-05)
郵輪旅遊將成國人新消費點 (2010-09-05) (圖)
國際郵輪巨頭佈局中國 (2010-09-05) (圖)
內地城市爭強郵輪母港 (2010-09-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周日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