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悅球 區議員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自演自導,嫁禍於中國軍隊,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短短幾個月,東北三省1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繼淪陷,3000萬同胞淪為亡國奴。從此,中國人民揭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
歷史的車輪已經走過了79年,「九一八事變」的瞬間,由短暫變得漫長,曾幾何時,一首《松花江上》,讓多少中華兒女熱淚縱橫,讓多少炎黃子孫熱血沸騰。歷史不堪回首,但記憶卻依然清晰,民族的恥辱,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超過日本,繼美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一節新聞讓人無限欣慰,實現了趕美超日。世界經濟學家更加預測,未來10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8%的增長速度,超過美國是可以預期的。不可否認,中國人民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實現了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夢想。但是,理智的中國人是否在驚喜之中還記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當「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洗劫場面、九一八事變」的歷史鏡頭折射在「趕美超日」的二十一世紀今天,中國人是否「好了傷疤忘了痛」?「九一八事變」,我們需要反思的問題太多了。
回憶和反思恥辱的過去,是讓人不愉快的;但知恥近乎勇,我們不能忘記恥辱。恥辱的歷史無法改寫,但我們作為來者,要時刻緊記「落後就要挨打」,有責任、有義務不讓恥辱的歷史重演,「九一八」恥辱,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忘卻就是對歷史的背叛。
今天的中國人,憶述恥辱的歷史,並不是想討回什麼國際公道,更不是要報仇雪恨,我們的目的是要以史為鑒。曾經有位學者說過,歷史決不會真正重複,但歷史的某些部分總是經常重複。今天,以至於可見的未來,中國不再會有外國勢力可以橫行霸道的地方。但「中國威脅論」在全世界擴散,美國在東海、黃海和南海的一系列軍演和日本在釣魚台的挑釁,是否須居安思危,樹立憂患意識?如果沒有,就要反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