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豪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協理副校長 大中華研究中心主任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本港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在職貧窮問題越趨嚴重。政府應該制定更長遠的扶貧政策,下大力氣解決在職貧窮問題,將香港建設成為一個「關愛社會」。
近日,世界各地領袖聚首於紐約召開聯合國大會。今次大會主要分享及檢討各國在達至「千禧目標」(即滅貧指標)的成就。所謂「千禧目標」,主要指各國共同努力、齊心協力解決貧困問題,希望透過不同社會政策及福利措施來滅貧。雖然香港市民早已脫離「赤貧」狀況,但香港貧困問題在經濟有所改善時,情況轉差。近期有不同調查均指出在職貧窮戶,5年勁增12%。
在職貧困已達警戒線
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樂施會近期調查顯示,今年次季全港約有19.25萬在職貧困戶,佔在職住戶的10.2%,涉及66萬人,戶數比過去5年增加12%,當中,64.6%在職貧困戶的收入更低於綜援水平。調查又發現,貧富懸殊問題有惡化趨勢,全港最低收入的10%在職住戶,每月家庭平均入息僅3000元,與5年前相若;與此同時,最富裕的10%住戶,家庭月入由5年前的7萬元,升至今年的逾8萬元,貧富戶收入由5年前相差23.3倍,擴大至27倍。香港貧富懸殊加劇,與其他東亞大都市如日本等有相似地方,因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以往工種不再提供,造成「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情況。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低學歷、低收入者面對失業及在職貧困很普遍。
制定長遠福利政策
除了在收入出現的差距日益增加之外,另外有調查顯示貧窮家庭居住情況日益惡化,住在板房呎租比私樓還貴,61%家庭須自行補貼差額,非綜援貧戶收入近半交租,租金上升對其生活擔子百上加斤,生活倍加困難。香港近年縱然經濟發展有所波動,但整體形勢尚算合格。在大量儲備下,港府應更有長遠策略,制定長遠福利政策以拉近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雖然近期政府有對最低工資立法,但這做法仍未完全消除貧困戶的疑慮,因為即使釐定最低工資,在租金、車費上漲及通脹壓力下,在職貧困戶將難以面對生活壓力。與鄰近地區如台灣、韓國乃至內地相比,香港政府仍對東亞生產福利主義下的福利模式深信不疑,認為只要搞好經濟發展,福利措施雖保守,仍令社會問題可以好好解決。但這種福利思維已不再奏效,台灣及韓國對勞工及扶貧措施早已進行修改,制定了更長遠扶貧及扶助在職貧困戶的政策。為了建構香港成為一個「關愛社區」,港府必須拿出決心來制定長遠福利政策,切實處理在職貧困及貧窮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