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政府應充分衡量利害得失,做好舉辦亞運的成本效益評估,為公眾討論提供詳盡的背景資料,以釋公眾疑惑。同時,要防止反對派將「申亞」政治化。反對派已經開始製造輿論,力圖將「申亞」變成高鐵事件「翻版」。反對派的企圖,是要主導「後政改時代」的民情和輿論,渾水摸魚,在未來兩年區議會、選委會、行政長官、立法會的四個選舉中撈取選票。對反對派將「申亞」政治化的目的、手段和對社會和諧與政府管治造成的影響,政府亦應有充分評估,各界亦宜保持警惕。
對於香港是否應該申辦亞運,市民有不同意見。有人支持申亞,認為政府可以汲取東亞運的經驗,舉辦更好的亞運。另有人認為,亞運可以帶動基建,增加就業機會。另有市民表示,與其將四百億元花在舉辦亞運上,倒不如支援民生政策。而反對派質疑申辦亞運只是政績工程,力圖將「申亞」政治化。
香港今次「申亞」是合適時機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坦承,當局展開申辦亞運諮詢後,收到不少反對及贊成的聲音;反對意見主要認為舉辦開支太大,以及應把資源用在其他民生項目上。曾德成形容,今次申辦是不容錯過的合適時機,強調不會搞大白象工程,至於選手村的三千個單位,舉辦亞運之後會賣給市民。他相信,香港有能力辦一個有水準的亞運會,期望得到社會支持。香港曾在2000年首次申辦2006年亞運,當時與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卡塔爾的多哈,以及印度的新德里,爭逐該屆的亞運主辦權。當年本港以「香港一定得」為申辦口號,政府當時預計在亞運的開支約10億元,包括提升多個場館的設施等。同年11月,亞奧理事會在韓國釜山進行投票前,香港原被視為大熱門。然而在次輪投票過程中,多個西亞國家俱聯手投票給多哈,令多哈獲得過半數的22票勝出,香港就只有6票落敗。
當局須做好成本效益評估
國際大都會往往具有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香港作為一個東西文化薈萃、海內外人流頻密的國際大都會,每年接待訪客就有三千萬,舉辦過很多國際盛事,可就是沒有主辦過國際大型綜合運動會。2009年東亞運算是開了個頭。香港「申亞」有利本港增加人氣、活躍氣氛、促進消費和帶動投資,也有利增強社會凝聚力和信心。但是,申辦亞運投入不菲。2000年本港申辦2006年亞運時的預算只是九億多元,今次申辦2023年亞運,當局初步估算與承辦亞運相關的直接投入為港幣137億至145億元,另外還有約300億的間接投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3月發表報告,歸納了各地主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經濟效益,得出了效益成疑的結論。報告指出,大型體育賽事多會超支,若這個研究結論有普遍意義,則香港申辦亞運,只要超支逾一倍,就達到逾880億港元。現在離2023年尚有13年,舉辦亞運會的成本會隨時間上升,超支勢在必然。當局須做好成本效益評估。為減低成本,應積極爭取與廣東及澳門合辦2023年亞運。
警惕反對派將「申亞」政治化
香港「申亞」,除了必須做好效益評估外,還必須防止政治化。對於香港是否應該申辦亞運,市民有不同意見,十分正常,但須警惕反對派將其政治化。反對派已經開始製造輿論,抹黑港府申辦亞運缺乏誠意,指諮詢期太短,又沒詳細透露開支項目,日後興建場館工程成本上漲,或成高鐵事件「翻版」。反對派又聲稱要花差不多二百億元興建啟德多用途體育館,這項大白象「面子工程」終會引發財赤,日後可能因此要加稅,或開徵銷售稅等新稅種。對於主辦亞運會須提供設有約3000個單位的選手村,反對派指亞運又成了一個地產項目,最高興的是地產商,肯定又賺到盤滿缽滿。反對派指政府搞亞運,是官商勾結,只會令貧富懸殊加劇。社民連的擁躉已在facebook開設「強烈反對香港申辦亞運」群組,對香港「申亞」竭盡抹黑誣蔑之能事。
香港基建政治化,高鐵是典型。反對派煽動村民及青年採取激烈行動反高鐵,甚至將高鐵爭議上綱上線至政治問題,目的都不是為了理性討論,而是利用高鐵製造政治爭拗。反對派把年輕人對社會的意見,納入其打擊政府施政和管治的政治化軌道,煽動過激行動,欲把年輕一代變成反社會的一群。這不僅阻礙香港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貽誤年輕一代。本港多項大型基建如西九文化區、啟德發展等一再拖延,主因都是工程被政治化。反對派現在又企圖將「申亞」政治化,欲將「申亞」變成高鐵事件「翻版」。反對派的企圖,是要主導「後政改時代」的民情和輿論,渾水摸魚,在未來兩年區議會、選委會、行政長官、立法會的四個選舉中撈取選票。對反對派將「申亞」政治化的目的、手段和對社會和諧與政府管治造成的影響,政府亦應有充分評估,各界亦宜保持警惕。
澄清公眾疑惑正確引導輿論
高鐵雖然最終通過了撥款,但是,高鐵議題被反對派挾持而政治化後,對高鐵的爭議不再是經濟效益或工程建設的問題,而是反對派轉移目標,攻擊香港政改及其他醞釀中的公共政策的問題,反對派力圖進一步削弱政府管治效率,令環境變得更政治化。高鐵事件可作「申亞」之鑒,政府應吃一塹長一智。首先,政府應充分衡量利害得失,做好舉辦亞運的成本效益評估,舉辦亞運會對香港帶來哪些直接間接的貢獻,均應加以進行認真論證,以真正公開和開放的態度,為公眾討論提供詳盡的背景資料,以釋公眾疑惑;第二,政府切忌先入為主,「申亞」的公眾諮詢應該進行得更加充分,政府應認真聽取民意,並以民意為依歸,這是防止「申亞」政治化的關鍵所在;第三,反對派將基建議題和香港「申亞」高度政治化,是要導致社會分化,阻礙政府施政,影響香港競爭力和長遠發展,特區政府與建制派不能任由反對派掌握話語權,針對反對派的圖謀,政府與建制派應激濁揚清,正確引導輿論,形成有利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