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指點江山:商界應認真考量參政模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7]     我要評論

全國政協委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劉夢熊

 政改方案通過後,香港未來的政制發展,普選成份將越來越大,功能組別也須改良以適合普選定義。對這兩個未來發生的變化,工商界應認真考量未來的參政模式和政治層面的角色定位。工商界首先應掌握功能組別改革的話語權,提出未來功能組別既符合普選原則、也體現均衡參與及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方案。工商界參政模式則應跨階層,特別要向中產敞開,並兼顧勞工階層,走「全民黨」的道路,反映各階層利益最大社會公約數,才可能對中間選民產生吸引力。同時要網羅社會精英,發掘選戰人才,通過選舉,讓年輕有為的政治人才脫穎而出,成長為政治明星。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核心精神有兩條,一是中國政府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在香港地區恢復行使主權;二是保持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概括來說就是「一國兩制」。香港任何政制改革,都不能偏離這個框架,不能偏離《基本法》為保持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而規定的均衡參與原則。

工商界應掌握功能組別改革話語權

 2012年政改方案通過後,功能組別的去留引人關注。但是,2012年政改協商實際是「一鋪過」,有「特事特辦」印記,連民主黨都這樣認為。因此,這一回合政改協商的做法,未必會成為以後政改協商的模式。而且,區議會功能組別與其他功能組別差別很大,立法會新增區議會五席功能組別未必可成為其他功能組別改革的藍本。

 功能組別體現均衡參與,這是《基本法》規定的香港政制發展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香港政制必須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既保持原政治體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又要循序漸進地逐步發展適合香港情況的民主制度。目前的功能組別選舉的確存在不足,選民基礎需要按照普選的要求逐步擴大。但權衡利弊,功能組別應該改革,但不可取消。而且,功能組別如何改革,也有待社會凝聚共識。在社會沒有經過充分討論、達至共識的情況下,所謂廢除功能組別的說法,不能成立。工商界應在功能組別的改革方面掌握話語權。

 當前,工商界對於將功能組別「妖魔化」的歪論必須給予理直氣壯的回擊。美國參議院以「州」為單位,人口最少的州與人口最多的州相差七十倍,卻都是擁有兩個席位;香港立法會部分議席只不過以功能組別利益界別為單位,均衡參與道理是一樣的,有何不公平?

工商界參政模式應跨階層

 以往工商界的主要參政途徑,一是透過功能組別進入立法會,一是由社團(行業組織)對施政政策或社會事務發表意見。不過,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說是議政。假如功能組別在產生方式上作很大變革,工商界如何在立法會或在社會的政治層面保障自身的利益,勢將成為相當大的問題。

 目前工商界缺乏有力的代表政黨,兩大工商界政黨或政團即自由黨及經濟動力,不僅力量分散,而且欠缺地區組織,缺乏地區選舉的「樁腳」。而且許多工商界人士的主要投資和利益早已轉移至內地和海外,因此他們可能認為花大力氣在香港參政並不划算,寧願靜觀其變。一些在香港仍然擁有重大利益的商界財團,又缺乏合適的政治代理人或代理政黨。而大財團與中小企業的利益訴求也不同。這些問題,都是工商界考量參政模式要解決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香港的工商界才能重新整合,建立一個類似美國共和黨及英國保守黨的大型工商界政黨。

 更重要的是,目前本港工商界考量參政模式,仍然偏重強調維護商界自身利益,這是沒有遠見和前途的。功能組別選民基礎擴大的趨勢,要求工商界參政不僅要代表工商界的利益,而且要代表更多市民的利益。西方早期的政黨階級立場鮮明,但隨著社會發展,左右翼政黨都把大門向各個階級敞開,不再宣稱代表工商界利益或勞工界利益,制定政策的時候注意考慮更多階層的利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工商界的參政模式應該向各個階級敞開,特別要向中產階級敞開,並兼顧勞工階級,只有這樣,才可能與主要是吸引基層市民選票的民建聯和民主黨區別開來,也與以極端政治訴求為招徠的公民黨與社民連區別開來,從而對中間選民特別是歷來很少投票的選民產生吸引力。工商界創造財富和就業職位,維護本港的經濟發展,是本港財稅收入的主要「進貢者」,工商界的利益與全港市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工商界應牢牢掌握這方面的話語權,防止仇商仇富情緒蔓延。香港大部分市民是理性的,對於極端政黨所謂為民請命的訴求,不一定毫無保留支持。工商界的參政模式,若能既區別於「草根黨」,又區別於「富貴黨」,對中間選民便具有很大吸引力。

網羅社會精英 發掘選戰人才

 面對民主政制發展向前走的香港政治生態巨變,工商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狀況不能繼續下去了!近年隨著分配不公,貧富懸殊,社會向上流動機會減少,結構性失業未能紓緩等深層次矛盾發酵,無政府主義思潮抬頭,仇商仇富情緒揮之不去,激烈抗爭日益嚴重。工商界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應該樹立憂患意識,加強參政使命感,扭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局面,讓代表社會根本利益、共同利益的聲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令選民擦亮眼睛,將神聖一票投給建設性而非破壞性民意代表!若不關心政治,到頭來被政治「關心」,工商界會「冇啖好食」!

 目前,香港政黨的組織形式、規模、政治影響力都在發生明顯的變化。政黨之間的競爭,愈來愈多地表現為政黨明星的魅力和風格、全港知名度、公共政策辯論能力的競爭,這往往對選舉勝負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這是本港政黨政治發展的又一趨勢。

 政黨的一項重要功能,便是介紹、推薦參政人才,幫助這些人才贏得民意,並代表政黨去掌握公共權力。工商界參政要有所作為,首要是發掘選戰人才,通過選舉,許多年輕有為的政治人才方可脫穎而出,逐漸成長為政治明星。工商界要看到,目前香港政壇的一些明星,大多師老兵疲,而年青專業、形象良好的新的選戰人才,在取代老政治明星方面,顯出巨大的優越性。工商界若能破除門戶之見,整合力量,組成強有力的政黨運作,可對培養選戰人才提供政策研究和「經風雨,見世面」的資源力量;工商界可考慮成立智庫組織,通過研究提出有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理論,對於傳媒也可運用雄厚資源,發揮影響力,引導弘揚愛國愛港正氣,遏制反中亂港邪氣。面對未來十年選戰連場,工商界應重視網羅和拉攏社會精英,重視增添新鮮血液,盡可能地擴大工商界政黨的代表性,將專業精英、商界精英和有政治潛力的年輕人作為爭取重點。加強人才的發掘和培養,辦好選戰「黃埔軍校」,同時注意對選民的日常聯絡、宣傳,透過公益、慈善、扶貧工作,改善工商界形象,這對工商界參政實在刻不容緩!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商界應認真考量參政模式 (2010-09-27)
廿四味:《蘋果日報》煽動仇商三板斧 (2010-09-27)
把脈香港:反對派的新版「苦肉計」? (2010-09-27)
冷眼向洋:強國進程的必然磨練 (2010-09-27)
釣魚島問題應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 (2010-09-27) (圖)
香江透視:以發展觀看香港房屋問題 (2010-09-27)
議員無懼遇襲 民意勝暴力 (2010-09-27)
田園快語:「傷津制度」應改革 「以人為本」助弱勢 (2010-09-27)
世紀風雲:中日撞船事件:放人之後的策略思考 (2010-09-25) (圖)
上下一心支持港申辦亞運 (2010-09-25)
西方走廊:亞健康心態阻礙美國復甦 (2010-09-25)
解惑篇:法官決定公共政策要慎重 (2010-09-25)
國史教育衰落 國民身份何存? (2010-09-25)
大龍鳳騷:借協調爭拗「挑機」「阿哥」反擊陶君行 (2010-09-24)
廿四味:為「公投」塗脂抹粉 學者操守何在? (2010-09-24)
把脈香港:胡總為什麼要見李嘉誠? (2010-09-24)
日本拒不放人 中方如何冷靜?! (2010-09-24) (圖)
民主黨的最大敵人是自己 (2010-09-24)
鳴記於心:軟實力出招 要提升硬功夫 (2010-09-24)
爭超級議席掌話語權 (2010-09-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