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宇 香港IT人協會
當「八十後」在就業問題上不單抱怨「無工返、無人請」,而是大聲疾呼「工作無前景、做得多薪水少、早開工夜收工」的時候,特區政府應知道,單靠降低失業率一兩個百分點根本無助解決青年的就業問題。
目前「八十後」面對的是一個超越正常人體力透支的工時環境。朝九晚九的上班時間被視為常態。若然家住新界區,收工在街上吃過晚飯回到家中已屆午夜十二時,「八十後」就是滿懷理想不怕艱辛,願意不斷進修自我增值,但究竟哪來的時間讓青年去多讀一個學位?哪來的時間讓「八十後」像六十年代勤奮上一輩般打多份工去改善生活?目前「超短期合約制」已是香港日漸流行的就業模式。一年一約、半年一約,甚至三個月一約,「八十後」面對「無可再短」的續約壓力,為保飯碗自然是忍氣吞聲,對工作的任何不滿也只敢怒而不敢言。
青年就業環境日趨惡劣
二十世紀互聯網的出現提高了人們對工作效率的要求。傳統的信件已變為無遠弗屆的電子郵件。一封來自美國客人的電郵,只要在郵件發出十分鐘後香港的僱員還未回覆,這已經是不合格的服務質素。現今世代任何事情也要高速,全球化不但加速了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效率,還使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日漸模糊。現今職場打工仔女在工作以外,就是過馬路、吃飯、甚至睡覺都會用黑莓回覆電郵,又或者用手機廿四小時跟客戶聯繫。效率不單成為了工作表現的重心,還合法地侵入了僱員的私人空間。試問這種「工作是工作,生活亦是工作」的就業形態,「八十後」又如何能夠不感到工作苦悶、無聊,甚至是窒息呢?怪不得愈來愈多的「八十後」沉迷網上虛擬世界。日本目前估計已有近一百萬名青少年受隱蔽問題困擾,特區政府到底可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危機呢?
要真正解決青年的就業問題,特區政府切不可只透過「展翅」計劃及青年培育計劃等青年就業計劃,急急忙忙地將青年人推上職場。「八十後」敢言、有理想、有動力,工作對「八十後」而言除了是賺取生活所需外,還是理想的實踐、自我的肯定。因此特區政府實在有需要制訂出長遠的就業政策,讓年青人不單只有份「工」,還要讓「八十後」看到工作的前景、社會的關懷。否則失業率就算被低了,但因此而對香港新生代造成的長遠傷害卻是無可估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