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期望施政報告關注青年政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9]     我要評論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主席

 特首將於下月13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相信樓價及置業會成為最關注的話題。但施政報告不可能是單一議題的報告,相信特首也會關注市民關切以及香港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其他有關問題。鑒於目前社會上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都與青年有關,因此期望施政報告關注青年政策,制訂一套以青年發展為本的青年政策。香港需要有一套青年政策以確保青年人的發展機會,這也有利於紓解香港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政府統計處日前公佈六月至八月失業率為4.2%,微跌零點一個百分點,是年半以來最低水平,但青少年的失業率卻有攀升之勢,達14.5%,是近一年來新高,且有持續向上之勢。今年8月12日「國際青年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表《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顯示失業青年激增,至2009年底止,全球15至24歲青年中,有8100萬人失業,佔該年齡組別人口總數的13%,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該報告稱這一代青年為「失落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如果以今年六月至八月香港青少年失業率14.5%與全球青少年失業率13%相比,香港青年失業問題不算特別嚴重。但東亞地區青少年失業率總體僅為8.9%。香港青少年失業率明顯高於本地區其他一些經濟體。

制訂一套以青年發展為本的青年政策

 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指出,青年人無法找到工作,將無法藉工作獲得體面生活,或會導致他們放棄投入勞動市場而成為迷失一代。報告坦言,這批青年因為沒有工作,感覺「冇用」、「賦閒」,或會導致犯罪率上升,造成精神健康、暴力衝突、濫藥,增加父母、社會負擔的同時,更會影響社會整體經濟。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的這些令人擔憂的趨勢,其實已在香港出現。本港青少年濫藥吸毒的情況愈趨嚴重,趨年輕化和普及化,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本港校園暴力嚴重,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一受訪中學生指曾在校園遭同學暴力對待,反映本港校園暴力泛濫程度遠超歐美。部分青少年在社會抗爭行動中,亦出現暴力衝突跡象。這些現象,令社會對青少年信心下降。香港青年協會近日公佈「社會人士眼中的青年」調查,發現逾八成八人認為這一代的青年人被寵壞,而說到對青年人是否有能力令香港未來變得更好時,更有近七成人信心欠奉。

 青年是社會寶貴的資產,是社會未來的社會棟樑。青年的活力、創意和高能量,是社會發展不可少的原動力。在成長的道路上,青年需要關懷和鼓勵。青年對香港社會的歸屬感、當家作主的感覺,以及承擔感方面均較前減弱,若此負面情緒持續蔓延,將不利香港的長遠發展,港府須予以正視,聽取年輕人意見。期望施政報告關注青年政策,制訂一套以青年發展為本的青年政策。

政府多年來已沒有制訂新的青年政策

 現時香港有關青年的政策,基本上是零散的,青年政策散見於政府各個不同的社會政策之中,往往是因為產生了問題而制定,同時又缺乏長遠目標及清楚的發展方向。就政策目標而言,教育、社會福利、民政事務政策,對青少年事務都各有自己的工作宗旨和目標。從行政角度看,現時民政事務局擔任了不同政策執行部門之間有關青年事務的協調角色,但這一角色有一定的限制,由於政府內部科層組織之間各有職份,民政事務局較難以單一從青年角度協調和統籌所有的政策部門,亦難以要求各項政策均有青年的元素在內。政府可考慮統合各政策局的青少年政策,制訂一套以青年發展為本的青年政策。聯合國在近年舉行的世界青年論壇中,強調青年參與、青年充權,免去青年遭受失業、貧窮和社會排擠等十項青年發展策略。但是政府多年來已再沒有制訂新的青年政策,現在的《青年約章》已是17年前的事,而且約章本身並無約束力,在實踐過程中,往往超出各團體工作範圍,同時又沒有足夠人力和資源去推行所有必需進行的計劃,使各簽署者能合力為青年發展目標而努力,故此約章在實踐方面有不少實際困難。特別是政府自九八年後,以往針對青少年的五年計劃及評估更完全「停產」,令本港的青年政策跟不上社會發展和青年需要。要扭轉這種情況,施政報告有必要關注青年政策。

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教育培訓及就業機會

 香港「八十後」一代20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人數多達百萬。目前香港整體失業率維持在4.2%左右,但「八十後」一代則高達7.3%左右。這群低學歷、缺乏人生及工作經驗的年輕勞動人口,若得不到適當的教育、培訓及就業機會,日後會被排擠為邊緣勞工,對個人及社會都沒有好處。青少年失業率上升,累積的怨氣必定增加,對現實更加不滿。高鐵撥款引發八十後抗爭,藉以宣洩對就業、居住問題的種種怨氣,折射青年政策過度聚焦在教育背景好、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的青少年族群,忽視了另一批在社會邊緣掙扎、自覺被遺棄的低知識青少年族群。如何協助這支「雙失」大軍回流就業市場,正是特區政府施政的當務之急。

 香港「八十後」之所以對「憤青」的激烈反叛言行有某種程度共鳴,根本原因在於香港產業單一化,年輕人缺乏出路,因而產生對社會的不滿。香港必須加快教育改革,同時擺脫產業單一化困局,加速經濟轉型步伐、扭轉產業空心化和單一化局面,才能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出路和向上流動的機會。期望施政報告關注青年政策,將青年政策與教育政策、產業政策結合起來,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教育、培訓及就業機會,締造一個有利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相關新聞
來論:警惕反對派將「申亞」變高鐵事件「翻版」 (2010-09-29)
廿四味:爛《蘋果》裡的蛆蟲 (2010-09-29)
把脈香港:收地依法辦事 慎防政治抽水 (2010-09-29)
期望施政報告關注青年政策 (2010-09-29)
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功能意義重大 (2010-09-29)
美逼人民幣升值影響香港 (2010-09-29)
香江評論綜述:日本公然挑戰中國 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2010-09-29)
志強時評:「申亞」須做好效益評估及防止政治化 (2010-09-28)
黃毓民創立「選民力量」策略狠毒 (2010-09-28)
「扣船風波」重傷中日關係 (2010-09-28)
政經多面體:釣魚島撞船與人民幣升值 (2010-09-28)
單刀直入:辦亞運要看成本效益 (2010-09-28)
指點江山:商界應認真考量參政模式 (2010-09-27)
廿四味:《蘋果日報》煽動仇商三板斧 (2010-09-27)
把脈香港:反對派的新版「苦肉計」? (2010-09-27)
冷眼向洋:強國進程的必然磨練 (2010-09-27)
釣魚島問題應回到「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 (2010-09-27) (圖)
香江透視:以發展觀看香港房屋問題 (2010-09-27)
議員無懼遇襲 民意勝暴力 (2010-09-27)
田園快語:「傷津制度」應改革 「以人為本」助弱勢 (2010-09-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