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藝評人黎鍵在世時,擔心粵劇和現代舞台藝術的結合,會令粵劇失去本身的傳統藝術,變得面目全非。我當時認為古老藝術不「現代化」,只會死路一條,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文學代表,所以戲曲藝術也應該是循著這條軌跡前進。但到了今天,我卻非常擔心戲曲藝術的前途,因為表演藝術不同文學,它不能依靠文字把藝術流傳給下世,就算有錄像,仿效者也只會形似;只有親身教授,加上追隨者的天資,一家一派的藝術才有機會薪火相傳。香港的粵劇由於觀眾群穩定,市場情況稍勝內地,但表演藝術的承傳問題卻較內地嚴峻。我們都知道戲以人傳,如果懂的不肯傳授,下一代便不懂了,藝術傳統也便出現斷層,兩、三代後,如果仍有粵劇,也只會是魚目混珠的「偽粵劇」,正如港人常說的「粉絲當魚翅」。很不幸,這種情況正在本地萌芽,如果粵劇界不正視,粵劇藝術傳統變了質,甚至失傳,本地老倌引以為傲的香港粵劇特色也會蕩然無存。
無出路造成青黃不接
造成本地粵劇「身後蕭條」的原因很複雜,但問題的核心卻是很清晰:「誰來教?誰來學?」當然,如果要學基本的唱、做、唸、打,正規的可以報讀「演藝」或「八和」的粵劇課程,部分私人開辦的粵劇學校質素也不差,但他們可以把一門、一派或某著名演員的藝術傳授給學生嗎?正如著名花旦鄭綺文說,在學校教的是身段老師、基功老師、歌唱老師,傳授的只是技術層面的東西,要他們教做戲已經有點勉強,更不要說傳授一門、一派的藝術菁華,而戲曲藝術承傳的特點就在「執手相授」,一門、一派的承傳最直接是由演員傳給學生。可惜本地大老倌又少有參與正規課程的教學和人才培訓,試問如何承傳呢?坦白說,本地大老倌不積極參與承傳工作的原因使我這個曾參與粵劇推廣的「路人甲」感覺極之沮喪,只希望前輩們明白藝術是你們的,你們不肯教,也沒有其他人可以代勞。至於「誰來學」問題就比較好辦,只要學戲有出路,可以謀生,行業有發展,一定可以吸引青年人入行。現時只因行業的情況不明朗,也缺乏明確的入行途徑,才使青年人卻步,以至所謂粵劇新一代,找不出多少個是有潛質和具天賦的青年演員。 ■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