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藝術菁華誰來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2]     我要評論

 上期提及藝評人黎鍵在世時,擔心粵劇和現代舞台藝術的結合,會令粵劇失去本身的傳統藝術,變得面目全非。我當時認為古老藝術不「現代化」,只會死路一條,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文學代表,所以戲曲藝術也應該是循著這條軌跡前進。但到了今天,我卻非常擔心戲曲藝術的前途,因為表演藝術不同文學,它不能依靠文字把藝術流傳給下世,就算有錄像,仿效者也只會形似;只有親身教授,加上追隨者的天資,一家一派的藝術才有機會薪火相傳。香港的粵劇由於觀眾群穩定,市場情況稍勝內地,但表演藝術的承傳問題卻較內地嚴峻。我們都知道戲以人傳,如果懂的不肯傳授,下一代便不懂了,藝術傳統也便出現斷層,兩、三代後,如果仍有粵劇,也只會是魚目混珠的「偽粵劇」,正如港人常說的「粉絲當魚翅」。很不幸,這種情況正在本地萌芽,如果粵劇界不正視,粵劇藝術傳統變了質,甚至失傳,本地老倌引以為傲的香港粵劇特色也會蕩然無存。

無出路造成青黃不接

造成本地粵劇「身後蕭條」的原因很複雜,但問題的核心卻是很清晰:「誰來教?誰來學?」當然,如果要學基本的唱、做、唸、打,正規的可以報讀「演藝」或「八和」的粵劇課程,部分私人開辦的粵劇學校質素也不差,但他們可以把一門、一派或某著名演員的藝術傳授給學生嗎?正如著名花旦鄭綺文說,在學校教的是身段老師、基功老師、歌唱老師,傳授的只是技術層面的東西,要他們教做戲已經有點勉強,更不要說傳授一門、一派的藝術菁華,而戲曲藝術承傳的特點就在「執手相授」,一門、一派的承傳最直接是由演員傳給學生。可惜本地大老倌又少有參與正規課程的教學和人才培訓,試問如何承傳呢?坦白說,本地大老倌不積極參與承傳工作的原因使我這個曾參與粵劇推廣的「路人甲」感覺極之沮喪,只希望前輩們明白藝術是你們的,你們不肯教,也沒有其他人可以代勞。至於「誰來學」問題就比較好辦,只要學戲有出路,可以謀生,行業有發展,一定可以吸引青年人入行。現時只因行業的情況不明朗,也缺乏明確的入行途徑,才使青年人卻步,以至所謂粵劇新一代,找不出多少個是有潛質和具天賦的青年演員。 ■葉世雄

相關新聞
香港粵劇名伶 登上澳門國際音樂節舞台 (2010-10-12) (圖)
梁寶珠重演三齣名劇見功力 (2010-10-12) (圖)
戲曲視窗:藝術菁華誰來教 (2010-10-12)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10-12) (圖)
舞台快訊 (2010-10-12) (圖)
孩子漸長重返舞台 陳韻紅夥拍黃偉坤再戰新光 (2010-10-05) (圖)
《虎度門》十一月再現舞台 (2010-10-05) (圖)
中國傳統戲曲全新演繹《小紅帽》 (2010-10-05)
戲曲視窗:時光隧道的徘徊 (2010-10-05)
香港兒童少年粵劇團世博園區演出 (2010-10-05)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10-05) (圖)
舞台快訊 (2010-10-05) (圖)
下月沙田大會堂上演「龍嘉鳳」輕喜劇饗觀眾 (2010-09-28) (圖)
彩唱唐滌生粵曲受歡迎 (2010-09-28) (圖)
深圳粵劇團赴台演出 (2010-09-28)
戲曲視窗:流動舞台「歡樂篷車」 (2010-09-28)
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演唱會在京舉行 (2010-09-28)
舞台快訊 (2010-09-28)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0-09-28) (圖)
突破地域界限 劉惠鳴實踐新演繹 (2010-09-2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