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向官家徵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李漁銅像。 網上圖片

劉誠龍

 李漁好像沒有做過太大的惡事,雖然身為「導演」,能夠利用職權,與演員幹些苟且之事,但李漁凡屬與他有緋聞者,他都對她負起責任來了,娶為房室,並不曾始亂終棄,按唐朝宰相房玄齡說法,田舍翁多打了三五斗,都可娶房小,作為著名作家兼導演的李漁,三房六妾,那時制度是容許的,我們無可置喙;況且,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嫁作人妻,也算是謀生一途,李漁多娶妻妾,也有安排富餘人員就業之功,養了人嘛。但李漁一直飽受清議家非議,時人諷他「善逢迎」,更厲害的是,罵他「性齷齪」。

 一般論李漁「善逢迎」,指的是李漁帶領其妻其妾其媳其女其奴婢組成的戲台班子,專往富貴人家去唱戲,設若我們解放思想,這點事其實也不算什麼,送戲上豪門與送戲下鄉鎮,都是發展文化產業。鄉鎮缺文化,豪門也缺文化,缺因不盡相同,情景沒甚區別,都是給他們去補文化,再錯也錯不到哪去。然則,罵李漁「性齷齪」,雖過分,但說李漁「善逢迎」,卻是的評。李漁上豪家送戲,不算太逢迎,而其向官家徵稿,才是真逢迎。

 摸不準李漁心態算健康還是不健康,李漁既不仇富,也不仇官。士林人物,很多以仇富劃陣線,更多的以仇官做標杆,以檢驗士子德行。不仇富,那你就是資產階級的乏走狗;不仇官,那你就是官僚階級的真奴才。李漁上豪門打秋風,不說了,李漁向官家做文化生意,很有意思。李漁編過一本《資治新書》,題目真大,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並肩;從書名看,立意彷彿也挺高義,似乎要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給各級政府以「資治」;李漁沒當過官員,沒進過政研室,做為士子,他也沒搞過行政學研究,不是這方面的學者專家,他憑甚麼去「資治」呢?《資治新書》不是李漁專著,他只是當編著,幹的是滑鼠加複製之活計。正如養豬的不如殺豬的,專著的不如編著的,李漁借編著《資治新書》,大賺了一筆細軟銀子。他搞這部著作,老實說,用意不在給政府「資治」,用心的是給自己「資助」。

 李漁編著《資治新書》,讓人不能不佩服他的市場經濟眼光。他先是列印了徵稿啟事,印製成千上萬份,只要是政府機關,他都寄送廣告去,高至中樞之總理衙門,低至七品之縣治首長,一一派送。省部級以上領導,只要書稿,不要銀子;知府及其以下,除了寄達講話稿外,還得寄達出版贊助。省部級以上領導,當然更不差錢,如李漁要錢,說不定也匯款來,但李漁可能有點把握不準,生怕這麼搞,被領導視為勒索,他索性不要錢。在李漁看來,巡撫以上官員,是一筆無形資產,把他們拉來出文集,那號召力沒得說;而知府縣官,看到自己與領導同列一本文集裡,那心態就躍躍跳動,興不可遏了,出多少銀子都願意:我與省長排名了,我與宰相同榜了,省長宰相看到自己除了會做官之外,還會作文,誰說不會被領導看上?由此連升三級也未可知。

 據說古時致仕官員有三個夢想:置一頂轎,討一房小,刻一部稿。官員致仕了,夢想真是夢想了,多半難實現。權力過期作廢,公車在職有分配,退休了就退公家了;退休娶一房小,更是美夢,誰願意做「四零五零人員」的二奶?刻一部稿,夢想易成真,李漁那會出版自由些,只要有錢,都可過一把出文集的癮,只是多半需要自費,自己掏錢自己玩,玩起來有點味,味不太大。而正是在職,若出文集,簽個字,款打過去,文集出矣,公款出私集,正其時也。我們佩服李漁,就佩服他把握官員心態之準。在此之前,好像沒誰這麼向官員徵過稿,李漁敏銳地感受這裡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市場,他當了開山祖,開闢了市場潛能。李漁徵稿函發出後,書稿如雪片般飛來,一麻袋一麻袋地裝,那勝景只有上世紀八十年代之文學時代差可比擬。哪個領導沒講話稿沒調研文章?縱使以前沒注意存檔,臨時組織秘書班子,給政研室交課題,也是個把星期,則可閉門造出一車文稿出來。李漁這次收稿,多得不得了,一本集子沒法容下,他出了《資治新書》初集之後,趕忙出了二集,一集二集加起來,有三十四卷之多。

 編著這本《資治新書》,李漁與官員各取所需,在李漁那裡,「借士大夫以為利」,在官員那裡,「士大夫亦藉以為名」,一得利,一得名,推想起來是雙贏,其實不然,李漁是實實在在得了利,他做書商做了大賈;官員真真實實出了名嗎?未必!知道《資治通鑒》的多又多,知道《資治新書》者有幾?官員出文集,厚重如磚,在缺乏衛生紙時代,多半被人如廁揩屁股去了;有衛生紙的人家,也只是以之覆酒甕。

 而官員聰明一世,在出文集以出名這檔事上,實在是糊塗一代又一代。有段子說:有三陪女到某地紅燈區,謀食稻糧,稻豐糧足,來得輕鬆,於是給老家姐妹發短信:此地人傻,錢多,速來。大概也是此地人傻,自從李漁向官員徵稿大賺特賺之後,做官員文集生意代不乏人。文豪袁枚,繼李漁之踵,將文化與官員聯起來做生意,也做得相當成功。袁枚更聰明,他在官場幹過,更懂官員心理,他不徵政論,不徵文件,不徵在「某某會議上的講話」,不徵「關於某某工作的匯報」,他徵的是有最高藝術之稱的詩歌。那些公文式策論,官員也知道民眾反感屬於非官員著作,而詩歌這種私屬性特強的文體,容易敷衍民眾耳目,容易使人相信這是領導才氣;中國是詩歌國度,三歲小兒都會做一二首詩嘛,「羊羔體」有點難度,「梨花體」誰不會?什麼體都不會,跟乾隆皇帝一樣,請沈德潛做一兩首,塞到御制文集裡面,水準不會差到爪哇國去。

 袁枚是文學大家,由他擔任主編,在官員看來,那檔次好比是獲魯迅文學獎,榮譽極了。他徵稿函一發,立刻得到廣泛回應。時任方面大員的畢沅與孫穭田,從財政裡拔了鉅款,編輯印刷費用全包;其他官員,「求入選者,或三五金不等,雖寒門學士,亦不免有飲食細微之敬。」三五金不等,顯然說的是最差情形;最佳情形,三五百金,三五千金,也是多的,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是寒門學士,而是官場豪貴。袁枚這次徵文,收錄六十萬字,歸攏在《隨園詩話》裡。詩歌不是小說,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每首有幾字?累計這麼多字數,得有多少官員參與?官員除贊助外,再買一包幾包,一車幾車,分贈屬下親鄰,分贈上級客商,那發行量肯定驚人。袁枚後半生並沒正當職業,但其生活水準之高,讓人咋舌,經濟來源從何而來?一次徵稿官員,則成百萬富翁吧。做官員文集生意,歷來利潤空間巨大,雖有文化垃圾之譏,但這生意一直是可持續性產業,專以此做稻粱謀者,代代相傳,從業者眾。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向官家徵稿 (2010-11-16) (圖)
心靈驛站:擁抱心靈 (2010-11-16) (圖)
來鴻:豬腦酒 (2010-11-16) (圖)
豆棚閒話:侃侃「鴟夷滑稽」 (2010-11-16)
亦有可聞:文人與恐高症 (2010-11-16)
歷史與空間•無嗣之策:談清代的「借肚生子」 (2010-11-13) (圖)
亦有可聞:苟利民生何懼貧 (2010-11-13)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0-11-13) (圖)
文化觀察:看《清明上河圖》需要的歷史知識 (2010-11-13)
文化觀察:讀書有間 (2010-11-13)
歷史與空間:《紅樓夢》裡讀出的勢利 (2010-11-10) (圖)
古今講台:為甚麼「四方潰而逆秦」 (2010-11-10)
人文世相:幫 場 (2010-11-10)
古典瞬間:封 禪 (2010-11-10) (圖)
亦有可聞:飛來峰石刻被砸與宋理宗頭骨飲器 (2010-11-10) (圖)
歷史與空間:「太史公」筆下的史評 (2010-11-09) (圖)
心靈驛站:隨緣、隨性 (2010-11-09) (圖)
遊蹤:墨西拿的溫州小販 (2010-11-09) (圖)
詞話詩說:愛你枕邊暖 (2010-11-09)
歷史與空間:簡論明清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些問題與趨向 (2010-11-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