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嘴啄木鳥首次在香港繁衍下一代。 相片由香港觀鳥會黃理沛及江敏兒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敬文)香港觀鳥會公布全港陸地鳥類研究,在6個重要棲息地中錄得203種陸鳥,佔全港陸鳥總種類的64%,主要集中在梧桐寨、米埔及城門郊野公園,反映鳥類資源較集中。研究又首次發現昔日只會在本港短暫停留的黃嘴啄木鳥,在本港「落地生根」繁衍下一代,相信與香港的林區環境日趨成熟有關;惟錦田濕地因非法堆填等問題,嚴重威脅雀鳥棲息。
全港有500種鳥類的紀錄,其中317種屬於陸鳥,其餘是水鳥。香港觀鳥會最近完成為期兩年的陸鳥調查,在梧桐寨、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城門郊野公園、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大帽山及錦田進行調查,5個地點屬於國際鳥盟的重點鳥區。兩年的調查共錄得203種陸鳥、平均每年錄得89,130隻陸鳥,而梧桐寨更錄得127個種類。
多年來只在冬天短暫訪港的黃嘴啄木鳥,調查亦發現牠們已在香港「落地生根」。
香港觀鳥會鳥類調查員何維俊表示,黃嘴啄木鳥屬於本港較罕見的鳥類,每年只在冬季在船灣淡水湖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找到牠們的蹤影,但今次調查發現,不論冬、夏季都在大埔滘的林區找到牠們,甚至發現牠們繁殖的幼鳥,反映林區的生態不斷改善,吸引這批「稀客」留港。
錦田非法堆填 威脅棲息
不過,錦田的雀鳥棲息地卻面臨威脅,該區近年因非法堆填及棄置建築廢料,令雀鳥數目減少,是次調查錄得99種陸鳥,當中包括受關注的灰頭麥雞。何維俊表示,錦田正面對發展壓力,過往的紀錄亦顯示雀鳥的品種呈下降趨勢,擔心錦田濕地的消失,最終會導致雀鳥失去合適的棲息地。
大帽山有「近危」大草鶯
大帽山的高山草地及灌木叢有利雀鳥繁殖,山坡草地上有野生鷓鴣外,還有被列為國際「近危」級別的大草鶯,亦有高地品種棕頭鴉雀及山鷚。何維俊表示,全球氣候環境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香港平均氣溫逐年上升,使高地環境變得溫暖,擔心導致高地雀鳥慢慢減少,問題值得公眾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