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
近日公眾最關心的課題是各種食品、日用品和公用事業價格上升的問題。通貨膨脹像颱風一般衝擊著香港,所有市民不論貧富都受到打擊,分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筆者建議政府,應該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動用大約282億元,採取多項措施去對抗通脹、改善民生及補足對弱勢社群的需要。
截至去年11月底,政府在外匯基金中有5,514億元的財政儲備和5,820億元的累計盈餘,總共超過1萬億元資金長期閒置。去年香港股市和樓市暢旺,政府印花稅收入可觀。樓價大升推動政府賣地收入增長。各界人士估計政府本年度有龐大的財政盈餘,金額由400億元至800億元不等。因此估計政府的財政儲備會進一步上升。
在通脹惡化的情況下,小市民不單沒有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成果,連微薄的收入也被通脹蠶食而縮減。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扣除通脹的因素後,去年第三季,本港市民的平均收入比2009年同期減少1.5%。
官富民窮的不健康現象不應持續下去,所以筆者認為政府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必須善用儲備,協助市民對抗通脹和紓解民困。
首先,筆者建議政府要先協助市民對抗通脹,包括電費補貼、為公屋居民代繳租金、寬免差餉、多發生果金及綜援和傷殘津貼、削減薪俸稅和發行抗通脹零售債券。
有關樓市方面,筆者建議調整印花稅稅制,25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買賣,只需繳付定額100元印花稅,250萬元以上至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買賣,相對應地調整其分級徵稅率。政府採用「勾地表」的同時,恢復主動公開拍賣土地,以增加土地供應,回應住宅需求。
在中長線方面,筆者認為政府需要加強扶助弱勢,建議將天水圍一站式就業及培訓中心計劃擴至包括東涌在內的多個區域;落實推行15年免費教育,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並全面資助幼稚園;撥款100億元成立「院舍發展基金」;性別觀點主流化應用在中央政策層面,推動性別預算,為政治問責官員和公務員提供培訓。
醫療政策方面,我們建議撥款100億元成立「藥物資助基金」,撥款5億元設立「長者牙科醫療津貼基金」。
環保方面,筆者建議推動生產者責任制,及提供市民免稅額購買第一級能源標籤節能產品。體育方面,建議撥款60億元設立「體育運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