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趨之若鶩的「國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千軍万馬」等著過「獨木橋」。網上圖片

吳小彬

 2010年12月5日,有「國考」之稱的國家公務員招錄公共科目筆試開考,全國有141萬人走進考場,角逐137家招聘單位的1.6萬個崗位。

 據悉,這次中央機關公務員競聘激烈程度超過往年,平均競爭比達到88:1,其中最熱門的是國家能源局節能與科技處的一個職位,有4616人競爭。

最美的前途

 一項有17330人參與的調查顯示,73.6%的人願意當公務員,83.3%的人認為,「公務員職業穩定,醫療、養老有保障」。

 早在幾年前,一名政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黎眉,就因為輾轉大江南北趕考公務員,被稱為「考霸」。她就像一個上緊發條的時鐘,在預定的時刻準時應考;更像一個旋轉不停的陀螺,四處趕場。不顧舟車勞頓,黎眉先後到湖南、北京、上海、江西、深圳、廣州、江蘇、福建、浙江、湖北共10個省市,參加「國考」,為此花費了9000多元。

 25歲的張培嘉,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方案設計。最初的新鮮勁過去後,緊張和忙亂的工作,牢牢地將他纏繞住了。兩年多來,各式各樣的廣告與裝潢設計,一個接著一個,沒完沒了,而靈感和創意並非時刻都會光顧,有時為了想出一個有新意的設計,小張連著兩三個晚上都不能睡覺,連談戀愛的時間也沒有。這樣的生活,小張覺得一點也不快樂,他的父母也認為廣告設計的工作,對孩子的未來不利,他們動員兒子報考公務員,「公務員才是最好的出路,又是金飯碗,待遇、地位都受人尊敬。」經過一番權衡,小張辭去了工作,在家裡複習準備了3個月,然後走進了今年的考場。

權力財富的驅動

 在世界各國,政府公務員都是衣著體面、有社會地位和生活保障的職業,這樣的工作自然值得人們爭取。然而,時下年輕人爭相報考公務員,似乎超越了收入和社會保障這個層面,其原因十分耐人尋味。一個私企老闆曾經這樣說:「我受夠了那些官員的氣,等我的女兒長大了,我一定也讓她當公務員」。

 年輕人找工作,就像找戀人一樣,其選擇總是受社會偏好、時代風尚影響的,在社會上佔據優勢地位的職業,在不同年代也不一樣。上世紀60年代,相較於上山下鄉,許多年輕人覺著當一名工人就很不錯;稍後,年輕人熱衷參軍,此風竟成一時之盛,以至當時的中學生戴一頂軍帽都覺得神氣;1977年,高考恢復後,鼻樑上架一副眼鏡的知識分子頗受青睞;而到了90年代,成功的企業家和經理人最受社會追捧。那麼,現在的年輕人競相當政府公務員,其原因除了剛才提到的職業穩定、醫療與養老有保障以外,當下的社會結構特別是權力配置具有怎樣的驅動力?財富的流向和分配格局是否有誘導作用?

 按照契約論觀點和現代政治理論,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是人類社會需要政府的唯一理由。政府公務員雖然地位較高,職業體面,但在立法機構和公共媒體的監督下,責任和工作壓力也大,並有詳細的考核和評價標準,且花銷要嚴格執行預算,一分錢不能亂花。世界各國的執政實踐表明,唯有這種對政府及其公務人員職責的釐定及公共財政制度,能夠確保政府廉潔高效。可是,這套理論之於中國,似乎還不銜接,至少是銜接得還不緊湊。比如,目前各地政府的執政行為,就很少受到立法機構的制約,一些地方政府搞「經營城市戰略」、「形象工程」,其開支往往超過預算許多,卻極少見到立法機構的監督、責備和媒體的批評。又如,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公車改革,在一系列沒有立法機構和媒體監督的運作下,在一些城市最後演變成了官員「最大的一塊福利蛋糕」,不僅沒有達到減輕財政開支的目的,反而使財政負擔更加不堪其重,最後中央政府不得不叫停。凡此種種,都說明政府手中集中了過多的財富和對財富的分配權力。

 這種狀況在中國由來已久,決策高層欲變此局者不乏其人。十年前,當時的國務院的領導下了很大決心,想改變政府機構的臃腫龐大,卻終不可得。為學界和民間一再呼籲的政體改革,本應從政府行政體制著手,也本該最先由裁減政府冗員、提高公共產品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來體現,但我們看到的現實卻呈相反態勢。這些年來,政府機構及其公務人員更加虛腫膨脹,公務員工資以及各種福利連年上升,公共服務與公共物品的提供卻不見改善和增長。

治本之策

 正是因了政府手中掌握著財富及其處置、分配權力,正是因了這種權力在現行體制中沒有受到有效制約,使政府部門可以首先分領財富與享受財富(各地政府爭相為自己修建豪華辦公樓可以為證),正是因了政府官員——公務員已經成為既得利益者,且具有愈來愈強大的與各方博弈的能力,正是因了這個階層日漸明顯的利益自覺並能使之快速落實(其最外在的表現形式便是遠遠高於其他階層的住房條件以及醫療、退休、養老保障),所以,政府公務員才成為當下中國最熱門、最具吸引力的職業,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才會趨之若騖,也才使得公務員考試成為中國招錄比例最懸殊的「國考」。

 當然 ,對「國考熱」,我們還可以從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角度來探詢。「官」,從古至今就是中國人的最愛,多數人都認為官位代表能力,代表榮譽,而且,當了官就有種種好處,就有榮華富貴,「十年寒窗苦」,為的就是「金榜題名時」。商人賺了錢,還得去捐個官,因為社會重官不重商。幾千年下來,這片土地上滄桑巨變,許多河流都改道了,許多大山都被削平了,可人們熱衷做官這種傳統,卻歷久彌新。現在不論是政府機關,還是學校,哪怕是科研單位,大凡有點能力的人都想去做官,只有老實巴交的人才一心工作、教學、研究。因為,工作和業務成績如何,沒人看重,能熬個一官半職才叫「進步」。有才幹的工程師去做總務科長,有專長的外科醫生去當人事部主任,沒人覺得可惜,因為升了官。眼下在政府組織形式上要與世界「接軌」,所以實行了公務員制度,幹部於是成了公務員。人們熱衷報考公務員,究其實質,還是為了當官。

 「國考」之熱,昭示著當下中國社會組織結構特別是權力配置的失衡,證明社會財富的流向已經明顯傾斜,同時也說明了政府機關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公務員公開招考,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治本。要給予納稅人選擇公僕的權力,要加大立法機構對政府執政行為的監督,健全民主和法制。要按照現代政治理念,建立我們的各級政府。政府不能有本身的利益訴求,更不能結成一個利益集團,利用種種方便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當下而言,最要緊的事情,便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啟動政治體制改革,將政府的一切作為納入憲法權威的管轄之下。

相關新聞
百家廊:趨之若鶩的「國考」 (2011-01-18) (圖)
翠袖乾坤:中醫與政治 (2011-01-18)
海闊天空:那麼親近那麼疏遠 (2011-01-18)
琴台客聚:大哥成的世界 (2011-01-18) (圖)
杜亦有道:西門町 (2011-01-18)
思旋天地:中央挺港 (2011-01-18)
詩幻留形:文學教育的公共價值 (2011-01-18)
百家廊:女人回家與社會安定 (2011-01-17) (圖)
翠袖乾坤:捐贈器官等同人身復活 (2011-01-17)
跳出框框:沒有傳媒的日子 (2011-01-17)
琴台客聚:積閏與「報大數」 (2011-01-17)
生活語絲:糟蹋「鄧麗君」 (2011-01-17)
思旋天地:堵 車 (2011-01-17)
網人網事:2010人物列傳 (2011-01-17) (圖)
百家廊:趣談「兩幣」兌換和信匯 (2011-01-14) (圖)
翠袖乾坤:童 愛 (2011-01-14)
娛視觀:梁榮忠鬥顏聯武 (2011-01-14)
琴台客聚:梯子隱喻與中間詩學 (2011-01-14)
杜亦有道:此生無憾 (2011-01-14)
一網打盡:趕上地鐵快車 (2011-01-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