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嫻 工聯會促進就業委員會主任
早前假期到一連鎖式快餐店幫襯食早餐,收銀處一位畫上眼線及塗上眼蓋膏的中年女職工禮貌地向我說一聲早晨,之後熟練地詢問我食乜早餐,走到早已排了長長人龍的食物櫃位遞上「飛仔」,另一位女職工快手地接過「飛仔」向著咪高峰說:「二號餐、魚柳走醬、加一份通粉、熱啡」,其餘三位女同事在一位經理級的中年人士領導下迅速「執出」各式各樣的早餐。此時我才發覺負責「嗌咪」的那位朋友其實應已屆六十之齡,腦中不禁想起眼前這些勤勤懇懇的中、老年職員她們的時薪或許只有20至24元的水平。這些敬業樂業、勤快工作的員工,面對「強資本,弱勞工」的處境只得任人剝削,到底這樣的薪酬福利是否一個良心企業所應該提供的呢?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於去年11月出席香港傑出企業公民獎頒獎禮時,罕有高調地呼籲企業要做良心僱主,謂:「企業在守法之外,亦要考慮某些商業行為應當與否,不應簡化為只要法律不禁止就可以做,甚至挖空心思鑽空子」。早幾年香港經濟急轉直下,多家企業如泰林、佑威、目黑等相繼倒閉,令打工仔女飽嚐失業之苦。當時早已有些企業混水摸魚,在經濟能力沒有損失下乘機裁員,或肆意削減員工福利。此外,部分企業不論經濟好境、逆境,均以長散、合約形式聘用員工,令員工得不到就業和收入的保障,更有拖欠薪金、扣薪不替僱員供強積金等。凡此種種,皆反映企業營商手法存在嚴重的商業道德問題。
面對部分無良僱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發起《監察企業良心運動》,監察企業的行徑,期望透過民間力量的督促,無良企業在壓力下履行社會責任,而公眾的推動和參與,也能令香港社會確立更多企業公民的意識和責任。
事實上,企業與市民都是社會一分子,經濟不好,更應同舟共濟,企業有責任與社會各界攜手尋找扭轉逆境的良方。但部分企業的良心卻失落了,不願承擔社會責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於聖誕前夕到北京述職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特別提出香港必須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突出矛盾,著力改善民生。工聯會相信,保住市民生計、保住僱員就業,才能有利香港長遠發展。企業短視地裁員、減薪、壓榨等行為,令市民對前景失去信心,最終反過來還不是打擊企業的經營和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