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有誰識熊式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將熊式一挖掘出土,功德無量。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有位姓鄭名卓的人,與孫中山是同鄉。年輕時,跟隨孫中山東南西北,海內海外,宣傳革命。當孫中山要和宋慶齡結婚時,寫了一封坦白而懇切的信給元配盧夫人,要她同意離婚。

 這封信,由孫科面交。孫科不敢違父命,又怕開罪母親,沒法子,唯有拉了德叔,即鄭卓也,一起回鄉,場面若「失控」,方便解圍也。其實,鄭卓心中也害怕,但「責無旁貸」,只好硬著頭皮,把孫中山的離婚信呈上。誰知夫人早已得了風聲,看了信後,一點火也沒有,只說:「阿卓你來的正好,我正要問問你,據說這位宋慶齡小姐,你一定見過多次吧?長得很美嗎?」

 鄭卓說:「是個在外國讀洋書的人,相貌長得並不好看。」這自然是昧著良心之言,但為了孫同鄉,只好瞎說,以解夫人的疑妒。果然,夫人聽了,氣更平了,只說:「人家又識英文,我們又不識英文;人家又識跳舞,我們又不識跳舞,我們還是讓讓人家吧。」還說,她是「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

 這段逸事,見於熊式一所著的《八十回憶》(北京:海豚出版社,二○一○年十月)。是熊式一於一九八二年,在澳門與一百○二歲的鄭卓閒聊時聊出來的。鄭卓自謂平生不打誑語,這事一直耿耿於懷,纏繞一生。

 初識「熊式一」這個名字,緣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時,在書店買了他一部書:《天橋》(香港:高原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當年,高原出版社除了印行老闆徐速的書外,還為黃思聘、黃崖、方紀谷(思果)等出書。我時為「文藝少年」,最愛「高原出品」。這部《天橋》亦曾啃讀,印象殊淺,只知熊式一是個「洋派作家」,這書本來是以英文寫成的,再由他自己翻譯成中文;與林語堂一樣,都是以英文寫作寫得頂呱呱的人物。

 《八十回憶》所收回憶,只有四篇:〈代溝與人瑞〉、〈初習英文〉、〈出國鍍金去,寫《王寶川》〉、〈談談蕭伯納〉,這原是八十年代,劉以鬯主編《香港文學》時,盛情邀他寫的。此外,還收錄了〈《天橋》中文版序〉、〈《大學教授》中文版序跋〉、〈《難母難女》前言〉。編選者為現代文學史家陳子善。

 熊式一在英美先享大名,晚年才來到香港定居。一九三一年,他在國內南北各大專院校已擔任了九年教師,以文言翻譯了《佛蘭克林自傳》,以白話翻譯了哈代、蕭伯納等人的著作,但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規格,沒有飲過洋水,沒有博士銜頭,決不能升任所謂正教授。那時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陳源,慕名要請他出任武大正教授。但一知他沒有學位時,即「淒然搖頭道歉」。這一「道歉」,使到熊式一痛下決心:出洋去!終於,以英文寫作在歐美成就了一番事業。陳寅恪有詩讚他的《天橋》云:

 海外林熊各擅場,盧前王后費評量。

 北都舊俗非吾識,愛聽天橋話故鄉。

 但於今學界,只知林語堂,有誰識熊式一?正是:文學史每每有偏見也。

相關新聞
詩幻留形:給成年學生的創作課 (2011-03-01)
思旋天地:分身乏術 (2011-03-01)
杜亦有道:咖喱榜 (2011-03-01)
琴台客聚:有誰識熊式一? (2011-03-01) (圖)
海闊天空:男女有別 (2011-03-01)
翠袖乾坤:鑽石山小孩不笨 (2011-03-01)
百家廊:開寶馬的女人 (2011-03-01) (圖)
百家廊:去中心化:解堵的必經路徑 (2011-02-28) (圖)
翠袖乾坤:長途的龜兔賽跑 (2011-02-28)
琴台客聚:奧斯卡 (2011-02-28)
琴台客聚:真做假做、有意無意 (2011-02-28)
生活語絲:知足常樂,長樂延年 (2011-02-28)
思旋天地:反響不一 (2011-02-28)
網人網事:如果二,請深二 (2011-02-28) (圖)
百家廊:觀念嬗變 (2011-02-25) (圖)
翠袖乾坤:奇連伊士活 (2011-02-25)
娛視觀:別成「藝術孤兒」才好 (2011-02-25)
琴台客聚:夜之花園:奇異的循環 (2011-02-25)
杜亦有道:有如果沒痛楚 (2011-02-25)
一網打盡:莫名其妙 (2011-02-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