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中山。網上圖片
孫貴頌
中國的歷史,歷來有「正史」和「野史」之分。我猜度,所謂正史,是說所記載的人和事真實確切;所謂野史,當然就不那麼可靠和可信。前者最權威的莫過於廿五史,後者諸如《乾隆下江南》、《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等等,不可勝數。
這樣的分類,肯定有些道理。一般而論,正史是作為國家公務員的史官所為,「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自然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而野史則演義、戲說甚至胡扯淡的成分居多,如現今的電視連續劇。但仔細閱讀和認真推敲之後,我們也會發現,正史中的虛構成分、編造情節其實也是所在多有。比如劉邦醉酒斬白蛇,項羽是重瞳子,都是胡編亂造。史官們將此類事情記錄在案,無非是說當事人或是真命天子,或是吉人天相。反觀野史,因為沒有忌諱,只是為了取悅讀者,便十分注重「耳朵效應」、「視覺效應」,聽著風就是雨,怎麼古怪怎麼說,怎麼離奇怎麼寫,目的只是為了使受眾感到好奇和快活。比如「游龍戲鳳」,老百姓一聽,原來貴為天子的愛好與咱們都差不離呀!私下裡對皇帝老兒也不是那麼敬重和畏懼了,且又十分嚮往那種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性」福生活,於是也就容易產生「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這對於推翻封建王朝的統治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最近在看一本叫《老中國之死》的書,是描寫舊中國即封建社會滅亡的故事。作者是中國青年報的高級記者、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張建偉先生。使我感興趣的,是作者糾正了一些正史中早已鐵板釘釘的事實,有些內容與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大相逕庭,有些又覺得不可思議,讓人感到歷史這個東西真是好玩、有趣,甚至有幾分可笑、滑稽和不正經。
比如正統的歷史教科書中,都說是孫文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孫先生因此被稱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尊為「國父」。然而實際情況卻是:辛亥革命爆發時,中山先生尚在美國,既未遙控指揮,也未參加戰鬥。辛亥革命的起因,純粹是一起「突發事件」:革命黨人孫武(不是孫文)在湖北省會漢口俄羅斯的租界內擺弄炸藥,想造幾個炸彈,結果把炸藥給弄響了。於是革命黨人被發現,來不及跑的就被逮捕甚至被槍殺。剩下的革命黨人一見事情敗露,覺得橫豎是個死,不如豁出去一拚算了!時任新軍工程第八營革命黨的總代表、後隊正目(相當於班長)的熊秉坤,率領一彪人馬,向軍械庫衝去,見有守衛的士兵,當即開槍。這就是赫赫有名、彪炳青史的「武昌起義第一槍」。這一槍竟然導致了中國數千年封建帝制的終結……在整個過程中,孫中山先生雖然是同盟會的領袖,但辛亥首義與他無關,甚至連思想的共鳴、邏輯的暗合也沒有來得及發生。簡而言之,孫先生在革命的初起之時,的確沒有起任何作用。
當我知道這樣的一個歷史真相以後,真是覺得不可思議。一時要改變原先頭腦中那些神聖的定義,好像三伏天被人兜頭澆了涼水一般,茫然不知所措。再說袁世凱。按照權威而又正宗的說法,袁世凱是一個既竊國又賣國的壞蛋。其實未必盡然。袁從孫中山手中接過大總統的權杖,是名正言順、實至名歸的。因為國民黨與袁曾有協議,誰能使清王朝下台,誰就坐中華民國的頭把交椅。後來袁世凱利用他是滿清總理大臣的地位和優勢,果然逼隆裕皇后簽字畫押,交出了大權。而孫中山先生也不食言,毅然決然地交出了大總統的印把子。至於說到袁世凱與日本簽訂的《二十一條》,《老中國之死》中說,袁世凱在簽訂條約這一過程中,面對「人有強權之可逞,我無公理之可言」的被動局面,真是絞盡腦汁,堅忍不拔,與日本人虛與委蛇,鬥智鬥勇,最後所簽訂的,是將中國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的一個條約。由此袁大頭(包括曹汝霖等)竟然背上了賣國的罪名,實在有點冤枉。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相信張建偉先生的「一家之言」。因為張先生所閱讀到的史料,也不是全部的史料;他所進行的判斷,也未必盡是正確的判斷,但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得出以下結論:所謂歷史,許多地方的許多事實,並非教科書上所說的那麼完美、正義和無可爭辯。歷史的文字與聲音,確有走樣、不正經之處,讓人不敢苟同和恭維。它的完美無缺和顛撲不破,其實是史學家修飾、潤色甚至刻意加工的結果。
如果說歷史是一場演出的話,那麼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文學家就是舞台上的演員。而歷史學者則是導演、化裝師、音響師、燈光照明師。作為普通人,我們不能要求「演員」全部以本色亮相,那樣看起來肯定不會光彩奪目。我們只希望演員臉上的油彩不要塗得過於濃厚,連其底色都被模糊和遮蓋了。更不要弄一些張冠李戴、指鹿為馬和撲朔迷離的情節,讓我們真假難辨,好壞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