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打噴嚏這件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王兆貴

 關於噴嚏,詞典的解釋是「鼻黏膜受刺激,急劇吸氣,然後很快地由鼻孔發出聲音的現象」。就個人體驗來看,打噴嚏時,須舉全身之力,發出氣流和聲音的部位不僅僅是鼻孔,還包括口腔、胸腔和腹腔。專業一點說,就是鼻腔受到粉塵、絨毛、氣味以及冷暖等因素的刺激,所產生的應激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有科學家認為,流汗、放屁、打噴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三大享受。除非患過敏性鼻炎或感冒,打噴嚏確實是人生一大享受。有的人打起噴嚏來,仰天長嘯,驚天動地,要多響亮有多響亮,滿身的不爽瞬間噴將出來,釋放開去,真正是痛快淋漓。按中醫的說法,打噴嚏可以宣肺通竅、排毒祛寒。《紅樓夢》中晴雯受了風寒,寶玉讓麝月取鼻煙來給她嗅,並說痛打幾個噴嚏,就通了關竅。吸鼻煙的好處,除了醒腦提神外,還可以引發噴嚏,從而獲得那份驅除疲倦和晦氣的快感。

 打噴嚏在多數情況下是被動的,主觀上往往難以控制,因而事發突然,來勢洶洶。私下裡倒沒什麼,倘若是在社交聚會場合,當著眾人的面,猛然間「阿鵲」這麼幾下子,唐突客人不說,自己也覺得失態。也許是為了幫助「阿鵲者」解窘,消除因失態帶來的尷尬,國人對打噴嚏這個現象賦予了積極的解釋,包含有感應、寓意、象徵、符號等意義,也算是化不雅為有趣。

 通行的說法,噴嚏是一種心理感應,是有人在念叨你,思念你。早在周代,我國就有視噴嚏為兆頭的民俗。《詩經.終風》中那個害相思的女子,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於是就希望男友能打個噴嚏,好知道自己正在想他。晚些時候,噴嚏入詩便多了起來。如,蘇東坡有「白髮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黃庭堅有「舉觴遙酌我,發嚏知見頌」;梅堯臣有「我今齋寢泰壇外,侘傺願嚏朱顏妻」;辛棄疾有「因甚無個阿鵲地,沒工夫說裡」。詞中的「阿鵲」,是噴嚏的擬聲詞。戲曲和小說中,以噴嚏說事就更常見了。《牡丹亭》裡柳夢梅思念杜麗娘,就說「叫的你噴嚏像天花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有一首詞叫《美人嚏》:「浴罷蘭湯夜,一陣涼風恁好。陡然嬌嚏兩三聲,消息難分曉。莫是意中人,提著名兒叫?笑他鸚鵡卻回頭,錯道儂家惱。」筆觸和情趣雖然香艷了一些,但卻惟妙惟肖,活畫出一個嬌俏靈動、嫻雅可人的女孩形象。

 以上這些不過是一種說法而已,寄託的是多情的感應。倘若將其看作吉凶預兆,就有些小「嚏」大作了。有兩個時隔千年的噴嚏,卻是大「嚏」小作。由於非同凡響,被人寫進了文史裡。這兩個被噴嚏唐突的人,一個是開元盛世的開創者李隆基,一個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李隆基與兄弟友愛甚篤,當了皇帝之後,對他們仍以兄弟相稱。但兄弟們見了他,卻是畢恭畢敬的。一次,唐玄宗與諸位兄弟聚餐,坐在玄宗對面的寧王李憲,忽然打了一個噴嚏,將飯粒和口水都濺到了玄宗臉上。一時間,寧王尷尬而又慚愧,大家也怔住了。玄宗趕忙安慰說,大哥,嗆嗓子了嗎?在座的黃幡綽說,這不是嗆嗓子,是噴帝!「噴帝」與「噴嚏」諧音,象徵吉祥如意。大家聽了,不禁都樂了。

 一九五八年十月底,毛澤東視察的專列途經湖北孝感車站時,要與當地幹部群眾座談。前來參加座談的孝感縣婦女代表晏桃香,當時正患感冒,見到毛主席時,心情格外激動,話還沒來得及說,先打了一個大噴嚏,唾沫星子噴到了毛澤東臉上。這一「突發事件」把大家驚得目瞪口呆,晏桃香更是不知所措。毛澤東臉都沒有擦,就開玩笑說,「『雷聲大,雨點小』,不要緊。我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不怕死。人家說身經百戰,我也是身經百戰不死。你的一個噴嚏打得死我嗎?」毛澤東的這番幽默話語,讓大家的心情頓時放鬆下來,尷尬的氣氛也被笑聲驅散了。

相關新聞
詞話詩說:I LOVE HK (2011-03-01)
豆棚閒話:打噴嚏這件事 (2011-03-01) (圖)
心靈驛站:和親愛的花草樹木們在一起 (2011-03-01) (圖)
歷史與空間:歷史不是太正經 (2011-03-01) (圖)
歷史與空間:試談黃偉文粵語流行歌詞的雙關用法 (2011-02-26) (圖)
生活點滴:情人節,那支永不凋謝的玫瑰 (2011-02-26) (圖)
文化觀察:捷 徑 (2011-02-26) (圖)
文化觀察: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最佳性價比友誼」 (2011-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明偽太子案 (2011-02-23) (圖)
古今講台:蔡京只是奉命題詩 (2011-02-23)
開卷有益:職場長青的秘訣 (2011-02-23) (圖)
豆棚閒話:段子中的現實 (2011-02-23)
亦有可聞:傳單 (2011-02-23)
歷史與空間:「五十年之後」 (2011-02-22) (圖)
人文世相: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2011-02-22) (圖)
來鴻:陸小曼.罌粟花開 (2011-02-22) (圖)
豆棚閒話:飯吃過了嗎? (2011-02-22)
心靈驛站:江南雨 (2011-02-22) (圖)
歷史與空間:香港之客家人 (2011-02-19) (圖)
心靈驛站:在西湖聽黃昏的聲音 (2011-02-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