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最近和正在中學教文學創作班的朋友談起教創作班的事,我說我近數周在專欄寫了多篇文章談這問題,他說並不知道,叫我談一下文章的內容,我說了幾句,但也不太記得寫過些什麼,反正來來去去就是那些問題,連自己也覺得沉悶。
寫文章最主要已變成整理自己某一刻的思想,除此以外別無什麼。最近可以談的其實是香港國際電影節,今屆電影節值得去看的電影比往年多,其中一系列重要電影莫如五六十年代的中聯電影。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感,中聯電影是香港文化的重要寶藏,更是倫理、道德、信念的重要據點,雖然幾乎只有那時代和那時候的香港可以產生這樣的信念,但已足夠為後世所師。
電影節選播的中聯電影有部分已在從前看過,如《危樓春曉》、《家》、《春》、《秋》、《千萬人家》、《孤星血淚》、《紫薇園的秋天》、《金蘭姊妹》等,都是電視台曾播放或市場上有出版影碟,另有一些則是未曾看過的,如《人倫》、《我要活下去》、《愛》、《父母心》等,這次當然不能錯過,特別是取材自巴金《憩園》的《人倫》,因我兩年前在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朱石麟回顧展中看過朱石麟改編自《憩園》的《故園春夢》,自己也寫了一些文章,這次很想把《人倫》與《故園春夢》作對照,雖然我預期《故園春夢》還是較接近巴金《憩園》的頹廢氣息,而《人倫》則採較樂觀處理,但《人倫》還是必須一看,因為當中完全並非是否忠於原著的問題,而是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香港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