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了多齣中聯電影,愈發覺得這批電影,無論在影像景觀、演員人物、故事訊息、文化理念和藝術技巧上,都是香港文化的寶庫,只是卻猶如許多香港本土文化產物一樣,被過分地忽視和低估,相信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會這樣棄如敝屣地對待自己的文化,明明一向擁有許多文化,包括優秀的電影、文學、音樂、戲劇作品及其人才,卻一再猶如強迫性妄想症般自稱為文化沙漠,而因為認定自己沒有,其中的空隙就急急引進或邀請西方、中國內地、台灣或地球上任何地區,總之不是香港的作品和人才填補。
這樣排斥本土、矮化本土的作風,香港在全世界而言的確最有特色,難怪吸引大量遊客來觀光、嘲笑這樣鄙視本土的地方,亦只有在這樣踐踏本土文化的地方,才能為遊客帶來最大的快感娛樂。其實這論調已有許多人提出了許多遍,幾乎已成為老生常談的、可令人厭倦的話題,沒有什麼值得再寫,何況由於趨勢、市場、生計、資金、撥款、政策等等路人皆知的原因,香港本土文化具有更大的人為原因促使它走向邊緣絕地,說來說去最終就是市場、金錢和生活的問題,沒有人可以違背,事情只能繼續如此,除非本土文化突然像變魔術般供應出市場和金錢,否則再多談也是這樣。
當然我輩對應該談論的還是會談,值得推介的香港文學和電影本就談之不完,我想談的香港文學新書太多,而時間太少;以本文來說,我本想再續談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到的多齣中聯電影,不意多講了對本土文化的憂心,中聯電影留待下次再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