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1日,數十位中外媒體記者抵達汶川地震災區採訪。圖為他們向地震遇難者默哀悼念。 中新社
據中新社21日報道 中外媒體「重返災區看巨變」採訪活動21日結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參觀採訪3天後,台灣、日本媒體記者表示,中國的對口援建模式效率高、權責分明,值得借鑒。
日本和台灣處於地震多發地帶,其媒體在此次深入四川地震災區的採訪活動中十分關注中國對口援建模式的成效。
建立震後對口援建機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中國決定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建立對口支援機制。廣東、山東、浙江等18個省市立即行動起來,對地震災區公共基礎設施重建、住房重建、經濟規劃等方面進行「一對一」的支援。
台灣《旺報》編輯部綜合組副主任洪肇君表示,中國政府救災時迅速果斷,國家所有力量都去參與救災,「三年後來到震災區,我覺得重建速度是非常快的,出乎我們的意料」。
日本某媒體記者是第一次到四川地震災區,他最大的感受是中國政府集中力量進行重建的效果驚人。「對口援建是很好的做法」,他表示,現在很多日本專家都非常關注中國的對口援建。
台灣《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主任記者朱建陵比較了大陸與台灣地震重建的差異。他認為,大陸的行政效率確實很強,各地建設非常快,而台灣的好處在於民間組織的力量很強。他表示,對口援建的省市有比較和競爭,在每個地方都做得很認真很細緻。對口援建把重建任務分攤到全國各地,這比台灣用民間社會的力量更有效率而且權責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