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買單.搞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2]     我要評論

吳羊璧

 還是想談談近日在電視上見到的字句,覺得有些難定是非。

 想說說「買單」與「搞定」。這都是廣東話,不過現在已經常常運用在普通話中了。

 普通話是遍及全國運用的語言,廣東話是地域性的語言。也是外省人不容易聽得懂的方言,不過說廣東話的地域相當大。可能因為接觸交流的頻繁,有些廣東語彙就被吸收到普通話中去了。

 這是好事,吸收到好的語彙,普通話本身也因此而不斷豐富起來。

 不過,有時對地域語言的吸收,可能不盡貼切,有時是一種有趣的誤解。

 「買單」就是有趣誤解的一例。

 廣東話中,有個常用的「埋」字,用時多是加強一點語氣。比方說,「我同你去」,說廣東話時常常加個埋字,「我同埋你去」。其實意思都差不多。

 在這裡,「埋」字有「一起」的意思。

 「埋」字還常常這樣用,如:「埋去」、「埋來」,這是「靠近去」、「靠過來」的意思。

 「埋單」就是結賬時要侍應人員把單子拿過來的意思。

 有趣的是「埋單」(用廣東話讀)的音,與普通話的「買單」是很接近的。因此,說普通話「買單」,就像是說廣東話「埋單」。但是說普通話的朋友不明白廣東話埋單「把單拿來。」的原意,就理解為「買單」。這也很符合情況,你把賬單拿來,我付了賬,單子是我的,這不是我「買」了「單」嗎?

 好在,不管怎樣理解,都不會弄錯到哪裡去,不就是說付賬的一個過程嗎?「埋」也好,「買」也好,都是辦了同一件事。行了,就這樣繼續「買」「埋」下去吧。

 「搞定」則在語音上「定」與廣東話的「掂」,有較大的出入。

 廣東話原話是「搞掂」。這個「掂」與普通話的「定」相似「又頗不同。不同的先是讀音,又像,又不像。

 廣東話中,有好些字,音尾是合口的。即字音的結尾是「M」或「P」。普通話中,沒有這樣合口(字音尾)的發音,要求外省人讀廣東音說廣東話,這是一個難點,難為他們了。

 你試請一位習慣說普通話的朋友,用廣東話讀「十」,他們往往讀成「實」。「實」字音尾不合口,(用普通話或廣東話都不合口),但是「十」的廣東音是要把口合起來,才完成這個讀音。

 查查字典,「十」的普通話是shi,廣東話是Sep,P是要合口的。(商務新詞典)。

 「三」字也類似,普通話是San,廣東話是Sam,你要一位外省人讀「三十」,往往不能一說就準,因為他們一下子都合不了口。讀出來的音類似「山實」。

 「搞掂」的「掂」,廣東話讀音也與普通話「定」相似,但是普通話的「定」不合口,廣東話的「掂」合口。所以「搞定」讀音不同「搞掂」。

 兩者都是把事情辦妥當了的意思。不過廣東話中的「掂」,意思要廣泛一些。你可以問:「搞掂未?」甚至只說「掂未」?(辦妥了沒有),但是用普通話說「搞定了沒有?」就很明顯是廣東話的味道。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宰相肚裡難撐船 (2011-06-22) (圖)
古今講台:買單.搞定 (2011-06-22)
古典瞬間:歐陽修的治學之道 (2011-06-22) (圖)
人文世相:「衛星」的謊言是怎樣吹上天的 (2011-06-22) (圖)
詩情畫意:辛亥革命百年祭 (2011-06-22)
詩情畫意:參觀孫中山紀念館 (2011-06-22)
歷史與空間:似奸惡,實黨爭 (2011-06-21) (圖)
亦有可聞:蘇軾與挫折教育 (2011-06-21) (圖)
豆棚閒話:小議「明明德」 (2011-06-21)
詞話詩說:懶音哥 (2011-06-21)
歷史與空間:唐文治和無錫國學專修學校 (2011-06-18) (圖)
心靈驛站:美好的秘密是一個人的熏香 (2011-06-18)
文化觀察:高考作文,今年會有幾個零分 (2011-06-18)
文化觀察:韓美林:童心未泯的藝術奇才 (2011-06-18) (圖)
歷史與空間:「贛南文存」的遺珠之憾 (2011-06-15) (圖)
古今講台:「鄉裡」及其他 (2011-06-15)
生活點滴:留住青春 (2011-06-15)
亦有可聞:宋仁宗與枕頭風 (2011-06-15) (圖)
豆棚閒話:端午鬥草 (2011-06-15)
歷史與空間:帝王封官的「潛規則」 (2011-06-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