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工聯會組千人團登井岡山緬懷先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工聯會主辦「千人團」到井岡山展開4日的紅色之旅。 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治祖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云「一次井岡行,一世井岡情」,香港工會聯合會於上星期特地組「千人團」乘坐專列,前往江西井岡山市,踏上革命的紅色土地,正式展開為期4日的「紅色旅程」,讓工會會員趁機緬懷前輩先烈,全方位感受昔日的革命精神,及體會井岡山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革命搖籃地位。「工聯會千人井岡山紅色之旅」,廣獲江西省政府及鐵道部支持,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中聯辦社工部部長張鐵夫更親身抵達當地支持,並率領多名中聯辦官員隨團參觀,共同重溫紅軍的戰鬥經歷及井岡山的崇高精神。

 超過1,200名工聯會工會及地區代表,於上星期五(17日)在任團長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率領下,浩浩蕩蕩由香港轉抵深圳,其後乘坐鐵道部特意安排的20卡專列,經過長達近12小時的車程,抵達江西井岡山市。

鄭耀棠率團 王志民打氣

 親赴當地打氣的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表示,工聯會是香港最早期及最大型的工會,而井岡山亦是中國工會最早期的發展地方,為是次旅程增添重要的特殊意義,「江西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組織的一場大型的罷工運動,新中國也是從這裡走出來,為工人運動作出特殊重要貢獻,所以工聯會到訪井岡山參觀、考察、學習是別具意義」。

 王志民說,自己過去先後多次到訪井岡山,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新體會,希望工聯會透過旅程與內地增加交流,抓緊「十二五」規劃的發展,擴大香港經濟發展時間及空間,為「一國兩制」作出更大貢獻,「工聯會是香港最大的工會團體,直接影響工人運動及發展,希望他們繼續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抓緊『十二五』規劃,也希望旅程為工聯會,以及大家事業發展帶來新動力」。

精神加油站 堅定創新天

 舉辦是次「千人團」的鄭耀棠強調,井岡山精神是永遠不會過時,雖然今次工聯會是第4次「重上」井岡山,但相信仍然會為工聯會帶來自我勉勵及鞭策,成為大家的「加油站」。

 他並以24字的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表明工聯會的未來發展路向,並期望透過旅程凝聚力量,做好今後工作,「成員中很多是第一次來井岡山,希望大家抓緊時間參觀井岡山革命遺址緬懷先烈,為未來的生活加油打氣」。

 是次參觀團行程相當緊湊,逾千名團員兩日來分成5路出發,先後參觀多個景點,包括到革命烈士陵園舉行敬獻花籃及鞠躬儀式,及後到訪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黃洋界、茨平舊居、大井偉人故居、小井紅軍醫院、紅軍造幣廠多個景點,並觀看名為《井岡山》的大型實景演出。

當地政府宴團長副團長

 在「千人團」抵達首日,井岡山市委市政府更宴請工聯會團長及副團長,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江西省總工會主席姚亞平、井岡山市總工會主席兼井岡山市人大副主任盛光全、井岡山市副市長楊春霞、江西省僑辦副主任王雨森、中聯辦社工部部長張鐵夫等亦有出席。

 姚亞平在晚宴致歡迎詞時指出,江西現時的61.5%土地為森林用地,與福建同列全國第一,加上江西在歷史上的4個著名革命搖籃,足證江西是塊「大福地」,「世界各國有各自的文化革命,但井岡山卻是革命的起點,當中3個著名革命搖籃,包括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瑞金起義,亦是標誌著家園精神,充滿現實意義」。為期4日的「加油站」在江西省政府及鐵道部鼎力支持下,為旅程畫上圓滿句號。

相關新聞
港僱員名義薪酬升4.9% 減通脹實增0.2% (圖)
3月各業工資指數按年變幅 (圖)
港旅業空缺倍增 高層薪酬升1成 (圖)
港鐵3工會爭加薪7% (圖)
張建宗:標準工時複雜須審慎 (圖)
習近平提4希望 期許港區政協 (圖)
王光亞彭清華等出席座談 (圖)
致送紀念品 (圖)
同病房性侵5歲女 13歲韓童輕判入感化院 (圖)
猩紅熱殺2童 揭港受2類菌夾擊
未滿14歲當無能 法改會研修例 (圖)
陳志雲拍政府宣傳片 亦經思潮接job (圖)
黎耀祥同做嘉賓 報酬少「大師」9萬
4日2宗的哥開工猝死 (圖)
政經人語:反對派瞄準獨立區議員搶位
圖阻修例:太上黃吹雞總辭 公民兩黨潑冷水
以正視聽:替補被指違憲 律政司將澄清 (圖)
優化條文:替補細節疑問 林瑞麟研完善 (圖)
爭選特首:劉慧卿踩梁家傑民望低
廿四味:《蘋果日報》阻學生看國情大片別有用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