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Mazher物色暑期工時被僱主以「未請過少數族裔」為由拒絕聘請,感覺受到歧視。香港文匯報記者周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平等機會委員會早前向教育局提交9大建議,以改善少數族裔的教育問題。有調查顯示,約1成受訪小朋友「不喜歡」或「非常不喜歡」與少數族裔學童相處,另接近1成人認為阻礙相處的原因是基於膚色、外表不同。平機會社區項目主任王素芳提醒,因種族差異而對他人作出不友善行為,很可能觸犯種族歧視條例,她促請政府盡早介入少數族裔教育,協助他們適應本港文化,消除校園歧視。
海港青年商會於今年4月舉行問卷調查,共訪問246名4至13歲小朋友,了解他們與少數族裔學童相處的情況。結果發現,約1成人「不喜歡」或「非常不喜歡」與少數族裔相處或成為朋友,近6成人認為「語言不通」為阻礙相處的最大原因,另外9.3%人認為「膚色、外表不同」會阻礙與少數族裔相處。
巴籍青年不獲聘 理由牽強
18歲巴籍青年李浩誠(Mazher Hussain)在香港土生土長,接受過11年本地主流教育。他直言,去年完成會考後物色暑期工時,深切感受到社會對少數族裔的歧視,「我有8年表演魔術經驗,對這方面頗有信心,於是主攻一些社區中心興趣班導師職位,但竟有僱主以『未請過少數族裔』為由,拒絕聘請我」。
中文試艱深 未顧非華語生
浩誠剛完成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基礎文憑,即將升讀公開大學副學士課程。談及1年前於會考遭遇「滑鐵盧」,浩誠指當時中文科僅得1級,但同年於英國會考(GCSE)中文卻考獲最高的A*,令他不禁質疑本港公開試未顧及少數族裔的能力,「閱解、寫作等試卷連港生亦難以掌握,何況母語非華語的人?」
平機會社區項目主任王素芳直言,調查發現1成小朋友抗拒與少數族裔相處,數字不算極之嚴重,但亦需要社會正視。她認為,不少港人對少數族裔有刻板印象,以為他們不懂講廣東話甚至英語,因而拒絕溝通,「一如平機會早前向教育局建議,當局應於學前教育階段介入,幫助少數族裔適應及避免校園出現任何種族歧視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