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拒挨批易放棄 Y世代遭負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鍾礎斌表示,「非Y世代」對「Y世代」的要求集中在待人及處事態度上。香港文匯報記者嚴敏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有「Y世代」之稱、於1982至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將成為香港新動力。但公眾對「Y世代」普遍印象負面,更戴「有色眼鏡」看待。一項調查發現,約20%受訪者對「Y世代」一詞有負面評價,「非Y世代」受訪者對「Y世代」的忠告是:處事要謙厚,多聽取別人意見及接受批評。學者認為,「Y世代」不易接受別人批評,與傳統家庭及學校教育只灌輸成功之道,忽略對處理錯失應有的態度有關。學者建議當局改善現行教育模式,協助新一代發揮潛能。

 由李嘉誠基金會贊助、集思公益計劃下的「愛.學心理」計劃,上月中在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咀等6區,以問卷訪問930名香港市民。其中,54.8%為「Y世代」受訪者,其餘則為「非Y世代」。結果發現,約20%「Y世代」與「非Y世代」受訪者認為,「Y世代」一詞負面。

缺社交技巧 意見兩極化

 對於「Y世代」的優點,兩類受訪者均同意他們「善於使用電子網絡科技」。缺點方面,近70%「Y世代」受訪者自知他們「不懂得接受批評」;63%人自知他們「經不起挫折,容易放棄」。對於「缺乏社交技巧」和「不懂吸取教訓」的批評,逾半「非Y世代」受訪者認同,但大部分「Y世代」受訪者卻不認同。

 「愛.學心理」計劃負責人兼城市大學心理學講師鍾礎斌表示,「非Y世代」對「Y世代」有一定要求,主要集中在待人處事態度方面,例如:有「非Y世代」受訪者建議「Y世代」做人要謙厚,多聽取別人意見及接受批評。他認為,「Y世代」不易接受批評,與傳統家庭及學校著重教育成功之法,忽略灌輸面對失敗、錯失時應有態度有關,建議當局適當調節教育模式。

要發掘潛能 學校最重要

 鍾礎斌續稱,受訪者普遍認為發掘「Y世代」潛能,應由學校、家庭和政府提供協助,當中以學校最為重要。另一方面,較多受訪者認同實習活動有助發展「Y世代」潛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團隊生活。他建議政府、家庭及學校互相合作,藉著實習計劃等,讓「Y世代」提升自我潛能。而「Y世代」亦可透過輔導及不同活動建立自信,提升形象。

相關新聞
紀律部隊募新血 2010空缺爭崩頭 (圖)
2011/12年度紀律部隊招聘
港1.8萬人考公僕 行政主任最熱
懲署助理撤筆試 面試腹內須足料
機場查證遭摑 前線遇襲倍增
新鮮出班學員 臨急受命前線
港高鐵採專用通道 安全技術超日法 (圖)
旅行遊學高峰 高鐵出團如常
設自動保護系統 追撞多屬人為
營運開支大增 港4大學加宿費3%至10% (圖)
浸大宿位不足租青年村解急
拒與少數族裔玩 一成港童涉歧視 (圖)
港大師友計劃 中五生骨科學藝 (圖)
高中生與精神病康復者交流 (圖)
8大院校宿費調整 (圖)
民主黨決定去馬選特首
指點江山:公民黨助外傭爭居港權靠害港人
搶閘入伙:特首巡新政府總部 工商旅遊科先遷入
知音之言:譚Sir談曾鈺成:佢有能力做司長
廿四味:李怡又在幸災樂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