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大揭2基因變異 增巨結腸病風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23]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病的嬰兒,甫出生便需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變腸道始能存活。過去10年,香港有逾120名病嬰接受手術治療,惟醫學界對此病的形成未全面了解,治療效果未如理想,不少病童終身受到併發症威脅。香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若人體的PTCH1及DLL3基因同時有遺傳變異,便會產生相互作用,引起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患上先天性巨結腸病的風險會增加2.78倍。負責研究的學者指,今次的發現有助發展幹細胞移植治療。

先天性巨結腸病為遺傳疾病

 先天性巨結腸病為遺傳疾病,由於腸道先天缺乏神經細胞,病嬰出生便出現嚴重便秘或腸梗阻。港大的研究小組較早前分析200位先天性巨結腸症病人,以及408個健康人基因測試數據,發現若PTCH1及DLL3基因同時發生變異,嬰兒的患病風險會大大增加。研究人員又進行小鼠實驗,拆除其身上的PTCH1基因,發現這改變提升了DLL在腸神經幹細胞的表達,激活其Notch信號,導致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表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腸道的神經幹細胞會先發展成神經元細胞,然後才製造膠質神經細胞,用以保護神經元細胞。但若膠質神經細胞過早發育,神經幹細胞數量就會不足,腸道內神經元細胞發育因而失衡,導致先天性巨結腸病。而今次研究則確定,PTCH1和DLL3的基因變異,可引起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增加患先天性巨結腸病的風險。有關研究已於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刊登。

相關新聞
上月物價升7.9% 通脹16年最猛 (圖)
綜援單親母:慳無可慳
戶均月開銷2.16萬較5年前升14.5% (圖)
過去12個月通脹率
打佯前掃貨 行多步格價
7月部分物價升幅 (圖)
大狀彭力克 逐點駁李志喜 (圖)
雙方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永久居民」定義回應 (圖)
吸逾百市民旁聽 場外睇屏幕直播
另2覆核案 高院10月審
康文署票務員 收受利益罪成
專挑幼女非禮 港2色魔同日落網 (圖)
爭執起殺機 婦涉揮鎚殺夫 (圖)
港大宿舍地盤 被偷值百萬電線 (圖)
蒲吧爭執認誤殺 美籍教師囚10年
拒付裝修費尾數 救護隊目涉恐嚇下屬
羅力威唱片監製涉偷器材 (圖)
裕記清盤案 下周一再訊
的哥開車忘「落旗」 乘客拒付差額互毆 (圖)
海灘女屍案 交歡後行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