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患有先天性巨結腸病的嬰兒,甫出生便需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變腸道始能存活。過去10年,香港有逾120名病嬰接受手術治療,惟醫學界對此病的形成未全面了解,治療效果未如理想,不少病童終身受到併發症威脅。香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若人體的PTCH1及DLL3基因同時有遺傳變異,便會產生相互作用,引起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患上先天性巨結腸病的風險會增加2.78倍。負責研究的學者指,今次的發現有助發展幹細胞移植治療。
先天性巨結腸病為遺傳疾病
先天性巨結腸病為遺傳疾病,由於腸道先天缺乏神經細胞,病嬰出生便出現嚴重便秘或腸梗阻。港大的研究小組較早前分析200位先天性巨結腸症病人,以及408個健康人基因測試數據,發現若PTCH1及DLL3基因同時發生變異,嬰兒的患病風險會大大增加。研究人員又進行小鼠實驗,拆除其身上的PTCH1基因,發現這改變提升了DLL在腸神經幹細胞的表達,激活其Notch信號,導致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表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腸道的神經幹細胞會先發展成神經元細胞,然後才製造膠質神經細胞,用以保護神經元細胞。但若膠質神經細胞過早發育,神經幹細胞數量就會不足,腸道內神經元細胞發育因而失衡,導致先天性巨結腸病。而今次研究則確定,PTCH1和DLL3的基因變異,可引起膠質神經細胞過早形成,增加患先天性巨結腸病的風險。有關研究已於學術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