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趕著去五道營胡同55號院兒參加一部獨立紀錄片《大山與人》的放映活動,突然在胡同裡看見「香港有線」的攝影師在架機器,上前問一會是否有興趣到隔壁院子裡拍一下一本介紹香港大嶼山的書在北京的故事,攝影師笑著點頭。
《大山與人》既是一本關於大嶼山的書,也是一部紀錄片,附在書的最後。這本書由建築師Norman Foster1998年「出任」赤臘角機場導演開始,作者Lo(盧燕珊)和她當時的男友Anthony McHugh以文字、攝影和錄像等等不同手段,記錄了諸如隱居半世紀的河北老修士在神樂院(The Trappist Haven Monastery)唱普通話經文歌、九七回歸前國民黨村民的雙十節盤菜派對、上山採藥中醫師與植物學家的燕尾蝶花園、曾替Peter Gabriel樂手製造吉他的英國人、在LOHAS還未成大潮前已「有機」耕種幾十年的老農夫、大英帝國子民的跨種族家庭……等種種維多利亞城看不見的世紀末另類生活,從百年海盜漂流講到新世紀愚人船,重新構築了「盛載一個海島的記憶」的大嶼山故事。
去五道營,是想看看這樣的一本書、一部紀錄片,是在怎樣的一個地方講述香港故事,又有哪些北京人對這樣的香港故事感興趣。
雍和宮對過的五道營胡同是京城文藝青年的新寵。所謂新寵,當然是跟像是諸如南鑼鼓巷、煙袋斜街這樣的舊愛相比,這裡暫時還沒有人頭湧湧的遊客,因此遛達起來更有那種胡同裡轉悠的閒適、慵懶和隨意。據說北上後的彭浩翔監製的新電影有很多場景都是在這條胡同裡取景的。此地原為守城兵營駐地,清朝屬鑲黃旗,始稱五道營,民國後沿用此名。
最早去那裡是差不多兩年前了,見一位在西藏做慈善學校的福建女子,她當時打算在五道營胡同開一家專售唐卡的小店。彼時胡同裡尚是民居為多,零星地夾雜了一些個性創意小店。今天胡同兩邊幾乎開滿了餐廳、咖啡館、設計店、書院、酒吧、青年旅館、死飛單車舖……最好玩的是,全長不過600多米的五道營胡同南與箭廠胡同相通,那裡的「箭廠空間」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畫廊,混雜在水果攤煎餅舖雜貨店之中,每次陪朋友走到那附近,都會提醒他們留意這裡有一家有名的畫廊,幾乎每一次,朋友們都是硬生生地從畫廊前經過而沒有絲毫感覺,然後再折返過去看裡面的展品……
箭廠胡同再往南就是著名的國子監,那條街上有幾家不錯的設計店,有專售漢聲產品的,也有經營五六十年代懷舊風物品的「失物招領」。這些店本身兼具書店功能,比如漢聲小舖當然會賣漢聲的雜誌,失物招領裡有《MONOCLE》,《蘑菇》和《PPAPER》等設計類雜誌。
55號院兒是一個典型的民居四合院,放映是在正屋。進去的時候,Lo正在葡萄籐下的院子裡跟人聊天。上去問她之前的周末在大嶼山搞的露天新書出版慶祝派對如何,我差一點就能趕上那個有趣的活動。Lo曾經在大嶼山住過近12年,自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北上在團結湖附近生活也已超過3年,自稱是個「京港人」,又或者是「香港北京兩地『傳輸者』」。果然現場前來觀看紀錄片的不少是講粵語的,有些就是香港駐京機構的人員,但也有當地對大嶼山或者本土文化保存感興趣的人士。陸陸續續來了十幾二十人,坐下聊天喝茶甚至點了餐準備開吃了,突然通知說要換地方。大隊人馬就這樣一頭霧水、嘻嘻哈哈、「穿門過店」沿著胡同走到另一頭。
在一家咖啡吧的二樓,經過好一番折騰,放映終於開始。雖然沒有在投影機的大屏幕上放,但最終也避免了在筆記本電腦上欣賞的尷尬。十幾個人團團圍住一台大液晶電視,看著大嶼山上瘋長的草在夜風中搖弋,彷彿北方農村的高粱地……透露二樓平台的玻璃,可以看見不遠處雍和宮的金色屋頂,二環上川流不息的車子,三三兩兩坐在店裡翻書的老外,你會覺得這座城市正在變得多元、混雜而豐富。 ■文:白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