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調景嶺與文學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04]     我要評論

陳智德

 上周六,九月二十四日,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文學月會上擔任講者,講題是「旗幟的倒影,調景嶺1950-1996—兼談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張一帆《春到調景嶺》、鍾玲玲《玫瑰念珠》、林蔭《日落調景嶺》及其他」,該次文學月會也作為香港中央圖書館十周年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的誌慶活動。望向會場上,蒞臨的觀眾比預期中要多,由中學生至年長者都有。為配合主辦者設定的主題「文學與空間」,我選擇談論五十年代至二千年代間幾部寫及調景嶺的小說。

 今天的調景嶺,是地鐵一條支線的終站,唯稍具資歷的香港居民都會記得,調景嶺曾是一處負載特定歷史意義的地方,當一九九六年政府清拆該處時,曾引起廣泛報道,不同電視台都分別製作過新聞特輯。九十年代初以及中期,我由不同的同學和朋友引領,曾到調景嶺遊玩幾次。該區是一處寧靜而優美的社區,依山勢分為不同區域,近海邊的小街道,有若干舊式店舖,也有不少外省風味小菜館和麵館。由於我曾在台灣讀大學,很喜歡調景嶺的小鎮設計,印象特別深刻,它與台灣的一些小鎮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許因為彼此的源頭也很接近。

 在台灣讀大學時,也有一些來自香港的同學是調景嶺居民或曾在調景嶺唸中學,故也聽他們講述過很多調景嶺的故事。當中陰暗與快樂的故事都有,當然還是快樂的回憶較多。有時,我也不免觸動,嚮往那種溫暖、親切。及後涉獵香港文學,從文學作品中讀到更多歷史層面的描述,深感文學與歷史和空間之密切相關,閱讀和欣賞文學,重要的關鍵確然是更大範圍下的人文關懷;倘若失卻用心的關懷;真實的體驗和人情,文學只是一堆播弄語言修辭的文字,沒有思想價值。

相關新聞
走進老店 認識街坊 回憶中的西營盤人情味 (圖)
全城投入 打造綠色空間 (圖)
綠色建築全港中小學生比賽 (圖)
歷史與空間:康海慣做文字刀斧手 (圖)
亦有可聞:伴君易得咎 (圖)
古典瞬間:上海博物館早期書藝欣賞
豆棚閒話:偶然發現 (圖)
百家廊:行走的權力 (圖)
翠袖乾坤:基業可否長青?
海闊天空:天池緣分之旅
琴台客聚:鄭慧書中的張愛玲 (圖)
生活語絲:新加坡賭場
思旋天地:「天宮一號」
詩幻留形:調景嶺與文學思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