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很多時候,一隻二手碟的定價高低,都反映著該名歌手的受歡迎程度,當一名歌手愈多個人專輯落入「5元/2元區」,其星途自然愈堪憂,故此二手碟市價可算是歌手受注視程度的寒暑表。
然而有境況更坎坷的歌手,即使出新碟,最終還是以十多二十元的「二手價」促銷。當中的經典例子,便是今日在樂壇還剩下相當餘熱的李克勤。90年代中的他,陷入事業谷底,個人專輯反應極為冷淡。很多小型唱片舖,為減持手上李氏的「蟹貨」,往往以超底價促銷李克勤的專輯。這張1997年出版的《在克勤身邊》,就是該專輯面世後半年,本人在某唱片舖以十元賤價帶到我身邊。
那時的李克勤,為挽救事業,曾遠赴外國學唱歌,轉唱腔,但事業繼續往下行。新碟銷情欠佳,導致他的二手碟回收和售價落入「十元八塊」的「奀星」行列。然而,當時其大碟的整體質素仍然甚有瞄頭。以1997年《在克勤身邊》為例,那陣子剛踏入30歲的他,經歷過之前幾張大碟慘淡的銷情,銳意脫下年輕的玩味,換上專業認真歌者的成熟形象。大碟封面反璞歸真,來一張幕後製作人的「男人大合照」,擺出一副只賣音樂,不玩形象的自信。〈在我身邊〉大路順耳的旋律,顯然是有意成為當時婚宴裡的「主打歌曲」;〈菜湯〉則道出一個男人婚後平淡卻不失愉快的生活;至於〈咒詛〉、〈進退兩男〉和〈隨時消失的女人〉,更似是唱出「中坑」情場失意的不忿與悲壯。值得一提是大碟的最後一首歌同樣是〈在我身邊〉——16 bit,原來當時為了向識貨的樂迷展現以24 bit的優質錄音質素,特別加插了一首以舊有制式的16 bit,讓大家「貨比貨」。雖然兩者的分別是否明顯得人人也聽得出,實在叫人存疑,但多少也是為了強化李氏在樂壇上實力派歌手的定位而已。
整張大碟貫徹90年代李克勤的專輯——保持水準,要彈的,大概是驚喜欠了一點。印象中這張強調實力、成熟的《在克勤身邊》,推出後並沒有立時讓流失了的樂迷再次返回克勤身邊,反而更遇上他一段沒新歌、沒唱片公司的黑暗時代。這10元,不僅讓你發現這被人冷落了的一張專輯,也叫人看到這位歌手,在失意時如何努力堅持。 ■文:勇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