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台灣師範大學右側一條小徑,路面狹窄,咖啡店飯店林立,兩旁的老師宿舍殘舊。六十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梁實秋當年來到台灣,因為喜歡這裡環境清幽,寧願捨棄台大教職,選擇師大,一住七年。
師大商圈雲和街十一號的梁實秋故居「雅舍」,如今是一幢全新的傳統日式建築物,用檜木搭建,濃烈的新屋木材氣味撲鼻而來、席地而睡的榻榻米,還有一列列依牆而建的日式木櫃。大師故居,毫無故舊氣息。原來,故居一年前按照原貌仿舊修繕重建,剛於十月二十二日對外開放。
參觀完大師的所謂「故居」,有點失望。師大接待員向我們解釋,原先的舊屋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治時期曾經是日本教師宿舍。梁實秋遷出後,故居荒廢了十多年,直到二○○三年台北文化局將之列作「歷史建築」。但因種種原因,仍閒置了七年。故居經過雨水侵蝕,面臨坍塌,去年被迫拆卸重建。
故居庭園有一棵麵包樹,依然保留。鬱鬱蒼蒼的樹底下,曾經是梁實秋與友人聊天敘舊、閱讀和乘涼之處。他後來暫居美國,在七十歲誕辰時寫詞,對這棵麵包樹念念不忘。
梁實秋《雅舍小品》的四冊裡,有三冊在台灣完成。他說,無論身在何處,何處就是「雅舍」。
在台近四十年,梁實秋換過許多居所,但僅此「雅舍」可供翻新,餘者已遭拆遷。相形之下,與他打了半輩子筆戰的魯迅,故居遍布大陸南北,是遊客必訪的文學聖地,且門票昂貴。
魯迅曾斥梁實秋是「喪家的資本家的走狗」,此話真假,自有公論。梁實秋參與五四運動,推動白話文,又與徐志摩等人創辦《新月》月刊,提倡自由思想,還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影響後世深遠。
內地近年掀起研究梁實秋熱潮。「雅舍」重開,大陸客訪台又多一個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