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有人說,「微博」的傳播效力最快、最廣。在「微博」之下,人人都成為記者,甚至會成為一份「媒體」。
我要問的是,快,又怎麼樣?成為記者又怎麼樣?充其量只是一個剛好發生事件的在場記者而已,亦即是一個地方記者而已。地方記者,能知其他地方發生了甚麼事嗎?能知道天下發生了什麼事嗎?這個快,只是對於剛好出事的新聞之快,但當大多數人都在看這個「最快」的時候,是否會遺漏了更重要的「同時出現的新聞」?
而且這個快,是片斷的,是零碎的,是不一定最準確的。快,只是提供了現場,對於新聞如何發生,為何發生,卻是無知的,所以我認為傳統媒體還有可為,因為傳統媒體儘管沒有即時性,但有全面性,有分析性。除非未來的人只關心零碎,只要知道片面,而不求全貌,那樣的話,傳統媒體才會消失。
我覺得現在很多傳媒一味和電子媒體比快,比即時新聞畫面,只投資在器材上,是錯誤的。沒有人才,有最新最快的器材又有何用?新聞是追求全面追求精確的,不是鬥快的。
只有故事才是新聞的主體,零碎的是資訊,不是故事。零碎的資訊只能提供八卦般的話題,不能提供感人的故事。遺憾的是,傳統傳媒跟著電子傳媒跑,追求資訊,不追求故事,令記者失去寫故事的能力,只能寫零碎的資訊報道,讀者能不流失終而消失?
世上多少人情味的故事,世上多少感人的故事,世上多少令人振奮的故事,都在零碎的資訊求快下逐漸失去。傳統媒體何不仔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