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三少奶的丈夫」「人狗之間」「主僕恩情」「人約黃昏後」「補鑊佬」 「釣魚郎」「小丑情淚」……不是什麼電影戲名,也不是什麼時代曲的曲名,而是瀏覽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節目表時,偶然看到的粵曲曲目——這些粵曲連同京越潮等戲曲,大都來自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黑膠唱片。
這些戲曲,本來另一電台曾同樣擁有,據說某年節目大革「新」,給當年新上任當權話事的新潮台長視為「老土」,狠心燒掉了,現在已不止成為香港五台獨有珍品,而且還因此打造成香港電台第五台獨一無二的另類風格,主持人的識見,才真令人欽敬。
這節目,精神上不知慰藉了好幾代的老人家。粵曲節目更因此留住了幾代粵劇曲迷和戲迷,今日眾多粵劇團能夠連場開戲,第五台推動曲藝的努力,實在居功不少。
上述粵曲還可貴在紀錄了上世紀前五十年代生活的精神面貌,香港近十多年來,創作人一窩蜂落筆政治爭拗,就完全忽略了這類倫理生活題材。
我們天天強調「多元化」,可是傳媒報道的娛樂消息,已幾乎狹窄到全是影視天地,連半點劇藝空間都欠奉,這又何來多元?小眾娛樂之所以為小眾,不外小在沒人推廣,不為人知;就以粵劇來說,年輕人便因為接觸不到才無從喜歡,可是今日因偶然接觸而愛上粵劇的年輕人,就多過任何年代,不信請查看一下youtube,便知道粵劇學院學生,少不過鋼琴芭蕾舞學生。
話說回頭,光看上述那些粵曲名字,便可推知題材比今日來得廣泛,並非全是什麼公侯將相才子佳人,已不單止是娛樂產品,作為文化研究,也是有跡可尋不可疏忽的重要部分,,雖然往後同時代類似題材的粵語流行曲也不少,但是總不如清一色中樂拍和的粵曲更具本土意義,說到文物保育,放到第一位置亦不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