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亞馬遜叢林的一隻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可以導致另一半球的一場龍捲風。
在知道這個著名的「蝴蝶效應」之前,我從沒意識到蝴蝶與人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民間曾有一種說法:蝴蝶是人的靈魂所變。不過,這個傳說對頑劣好動的小孩子來說,並不具太大的約束力。若是看到形態漂亮的蝴蝶,小孩子就會捕捉下來,夾在書頁中間,一段時間後就成為了平展的蝴蝶標本,久不時翻出來與人對比賞玩一番,也是甚有樂趣。
蝴蝶由人所化的傳說,已經難以追溯其根源,最早把蝴蝶與人聯繫在一起的,是莊子。莊子在夢中幻化成為一隻蝴蝶,於天地間逍遙自在地遨遊,渾然忘了自己是誰,等到醒來,發覺自己仍是莊子。人們用這個典故來意喻人生的變幻無常。明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中云:「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這一則文句,我讀了許久方才通曉其理。莊子夢蝶,得以自在地遨遊於逍遙之境,實際是一種超脫自我、不以人生功名利祿為累的解脫,故而說是莊子的幸運;反過來,蝴蝶在夢中變幻成莊子,則被形骸、為我所拘礙,所見者小,所以說是蝴蝶的不幸。這一切,都是站在道家「無我」之上的一種玄學解讀。
「太常仙蝶」也是一個著名的掌故,說是有一種具有靈性的仙蝶,好與士大夫中的風雅者結緣,而江左夷吾、斗方名士也都樂見這種仙蝶。清代著名畫家戴熙在《題畫偶錄》中記有一事:光緒二十九年的立夏,戴熙在家裡的窗上見到一隻黃質黑章的蝴蝶,四腳古樸似枯葉,人走近了也不怕,並不斷張翅,與傳說中的仙蝶酷似。戴熙認為仙蝶是特意來向自己索畫的,遂提筆作畫,畫完就入署辦公去了。到了晚上,戴熙回到家,見仙蝶依然在家裡張翅不已,像是怪罪戴熙畫得不夠畢肖。戴熙馬上又提筆潤色,把原來畫得不像的地方一一添補,直到家人都一再稱像,蝴蝶這才再次翩然飛去。
對我來說,最為感人的人與蝴蝶的故事,還是來自於現實當中。
前些年,一個朋友的茶莊剛開業的當天晚上,他夢到了去世已久的父親。夢中,父親很欣慰地對他說,不要辜負了我對你的一番期望,明天我會到你的店裡看一看。第二天朋友剛打開店門,就發現有一隻小小的粉蝶飛進店內,繞著店裡的貨架慢悠悠飛了一圈,就像是在仔細瀏覽貨架上的一件件商品,然後又折轉回頭飛了出去。
朋友相信,蝴蝶就是他的父親,是為了履踐夢中之約而來。故此之後,凡是有蝴蝶飛進店內,朋友都任其遨遊嬉戲,從不驅逐,因為他想到,有可能是父親來看自己。
雖然聽起來有點兒唯心主義,可是我依然覺得,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