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藝天地•浮城誌:愛美真辛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05]     我要評論

文:葉璧光

 今年我的新年大計之一,是刻意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譬如,我要把保管箱的首飾拿出來,經常佩戴,花多些時間配搭衣櫃裡的圍巾、腰帶、短裙、絲襪等等附屬裝飾品。女人時裝十年一翻新,如此這般,我的舊衣裳又可變成新時裝,如今這年頭,不正好是古老當時髦嗎?

 人總會有慣性,在美國二十多年的生活,讓我習慣了不修邊幅,回流後香港社會所謂先敬羅衣後敬人的方式,我已經不習慣。一想起每天要從髮型開始,配襯到手皮包、鞋子、圍巾,除了要花相當多的時間,還要花金錢,費心思。而且,就算穿得模特兒一般,還是會聽到背後有人笑徐娘半老,我實在覺得不划算。

 可是,我身邊的女朋友們永遠珠光寶氣,每次聚餐會總是行頭十足,配襯著不同的首飾,容光煥發,她們常常勸我要裝扮自己,她們認為打扮並非給別人看,而是自我欣賞,自己開心,能夠永葆花樣年華,便足以自豪。雖然,她們苦口婆心是出於好意,但我一直懶得理會她們。覺得愛美真辛苦。

 單說耳環吧。通常,我只會在出席隆重宴會或喜宴才戴耳環、項鏈或戒指,尤其我們家女孩子們都沒有穿耳孔的習慣,平日也不愛佩戴珠寶,佩戴的那款夾耳式耳環,戴得時間一長就開始發痛,脫下耳環後,耳朵仍然會疼痛和麻木。有一次,可能夾得太緊,足足痛了我一星期。

 其實世界各地很多民族都有穿耳孔的習俗,在印度幾乎所有女童和有些男童都會在五歲前穿耳孔,有些初生嬰兒,出生幾星期就穿上耳孔,戴著黃金小環圈,可愛又趣致。聽說古代水手穿耳垂戴上一隻金耳環,是為了突然出海遇溺,他們戴著的金子耳環,就是他們給予那些讓他們禮葬的人的報酬。

 依然記得同學林紀凱的婚前小插曲。那件事鬧得女家非常憤怒。事緣婚前林紀凱收到男家送來新娘子結婚當天佩戴的首飾,發現耳環是穿耳洞的款式,而紀凱是沒有耳孔的。雖然有足夠時間可以把耳環改成夾耳式,可婆婆一定要她穿耳孔。這讓紀凱的父母非常生氣,原來有迷信說,若新娘在婚嫁時穿耳孔,到了男家就會一輩子聽婆婆的話。林家家長堅持反對女兒穿耳孔,喜事弄得很僵。新娘子只好妥協,第二天去穿耳洞。沒料到紀凱婚後真的變成了一個百事服從的妻子和媳婦。

 年初四,我穿著新裝戴著耳環去團拜,突然耳垂一陣痛楚,伸手想把耳環脫下,一邊的朋友露西馬上阻止我說:「別碰它,省得弄丟。忍著點!下次我送你一套夾耳墊給你。黏上墊子就會舒服多了。做女人就是要學會要靚唔要命。」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關於新版《翁同龢日記》 (2012-02-05) (圖)
生活點滴:漢江冬泳 (2012-02-05)
文藝天地•浮城誌:愛美真辛苦 (2012-02-05)
文藝天地•手寫板:路過天使 (2012-02-05)
歷史與空間:瓶花與籠鳥 (2012-02-01)
古今講台:恭喜龍年發財 (2012-02-01)
豆棚閒話:「婚」與「昏」 (2012-02-01)
古典瞬間:雍正朝的祥瑞 (2012-02-01)
心靈驛站:深夜百里單騎只為「孝」 (2012-02-01)
歷史與空間:總是老爹先投降 (2012-01-31) (圖)
古典瞬間:古代的圍觀 (2012-01-31)
亦有可聞:箕山隨想 (2012-01-31) (圖)
生活點滴:老石頭 (2012-01-31)
歷史與空間:龜馱鳳凰城 (2012-01-29) (圖)
熱點詞評:D&G (2012-01-29)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在途上 (2012-01-29)
文藝天地•試筆:不倒翁 (2012-01-29)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尋 覓 (2012-01-29)
歷史與空間:台北捷運的詩情和畫意 (2012-01-22) (圖)
古典瞬間:宋代的高薪統御 (2012-01-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