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鄧青雲認為,OLED會是未來電子屏幕的主流零件,取代現行的LCD顯示屏。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是現今世代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除被廣泛應用於智能電話、平板電腦等電子顯示屏幕外,更可望為未來的節能照明系統帶來革命性突破。有關發明竟是源自一位自小在新界務農餵豬、玩泥沙長大的「香港仔」!被稱為「OLED之父」的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教授鄧青雲,近日獲科技大學邀請擔任訪問教授返港,他去年更獲頒媲美諾貝爾獎的「沃爾夫化學獎」,成為全球獲此榮譽的首位華人。
今日走在學術界青雲路的鄧青雲,毫不諱言曾在中學時考試包尾「滿江紅」,談及科研心得,他強調「最重要是好奇心、要過癮」,還有不斷嘗試的毅力。
自小玩泥餵豬 考包尾「滿江紅」
現年65歲的鄧青雲在香港土生土長,是於元朗長大的原居民,自小便「玩泥沙大」,幫家人除草餵豬。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研究為今日的OLED技術奠基,成就已廣為學術界公認,但原來他年幼時成績並不突出,中學考試更曾經「包尾」:「中四期中試學校貼出所有人成績,我們班共有26人,我看看公告,從上而下看一遍,結果看到自己排26,更被親戚知道,問我『真的是你來嗎?』」而英文科更是其「弱點」,「一篇用藍原子筆寫的作文,派回來變成『滿江紅』了」。憶及當年種種打擊,他直言「條氣唔順、唔過癮」,開始發奮努力讀書,會考後升讀名校英皇書院預科,隨後更負笈美國升學發展。
材料意外過電 感有趣續研究
1975年博士畢業後,鄧青雲加入紐約柯達研究實驗室任研究員,起初他集中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但兩三年來一直沒有結果,怎料一次意外發現,卻奠定他「OLED之父」的地位,「有次一些材料意外與電池接駁起來,還微微發光,好奇下我把電壓加大,它又再光亮一點,我覺得很有趣,於是到圖書館尋找相關文獻」。
然後鄧青雲發現,當時亦曾有人以相關材料做近似實驗,但要用上1,000至3,000伏特電壓才能發光,比他用的高至少100倍,令他見到「低電壓」發光材料的可能性,「其實當時我未想到長遠應用,只是覺得很過癮,想繼續研究下去」。
於是他向不同人借材料製作發光物料,「前前後後都幾百次」,不斷失敗但又再嘗試,終於奠下新技術的基礎。總結多年研究心得,他認為,「科學家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假如當日看到研究材料發光的是其他人,他可能會覺得『光咪光囉』,然後一走了之。但當日我覺得很新奇、很想鑽研下去,於是便有了OLED」。
指華生循規蹈矩不利科研
長年居於美國,但不時回港探親的鄧直言,香港的科研水平其實很高,「與歐美已差不多,但吸引人才方面,以美國為例,世界各地的精英始終傾向往那邊研究,這點香港仍要努力」。他又指,因文化習俗關係,一般華人學生較外國學生「循規蹈矩」,不夠主動,對科研未必有利,「教授叫做甚麼就做甚麼,那可不成。研究就是創新,發明前人沒有想過的東西,如果你想研究的題目與教授不同,不妨向他『Say NO』」。
海外生活40多年,鄧青雲直言不排除未來落葉歸根,回港發展,「香港是我成長的城市,每次回來我都好大感觸,但家人已於美國定居,回來與否始終是個『Big Decision』(重大決定),要詳細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