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三港新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商五味舖:籌資拓銀髮市場杭州築老人天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港商陸成良,到杭州拓展銀髮經濟,事業有成。 香港文匯報杭州傳真

 農曆大年十五未過,杭州市下城區石橋路永華街一座寬敞的大院子裡,一幢6層的樓房,窗戶上貼著大紅的窗花,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十分喜慶。這是由港人陸成良開設的、一間被老人們稱為「家」的民營養老院。老闆陸成良2005年從杭州到香港生活時,接觸到香港的養老院,感歎香港老年人生活護理之精細,於是決心籌集資金回杭州創辦養老醫院,把香港先進管理理念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移植到杭州。  ■香港文匯報記者 茅建興、實習記者 徐靚 杭州報道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杭州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全市人口的17%,其中杭州下城區佔到全區人口總數的19.94%,相當於每5個人中就有1個老年人。如何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事實上,杭州市委、市政府早於2009年就推出了一系列對民營養老機構的財政支持,2010年又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意見》,鼓勵探索發展新興的養老模式。

辦醫養結合養老院

 當時,觸覺敏銳的陸成良就發現自己關注已久的「香港養老模式」時機已經成熟,可在杭州成就一番事業。他首選在下城區創辦了杭州養和醫院和慈養護老中心,成為了杭州唯一一家醫養結合的民辦養老院。陸成良說:「2005年,我從杭州到香港生活,常到香港仔黃竹坑附近的養老院去散步,就感歎香港老年人生活護理之精細,2009年我就決心自籌資金3800餘萬元回杭州創辦養老醫院。」

傾心締造家的概念

 他續說,「我們需要從香港學習人性化、個性化的管理與服務,做到精和細。護老中心為每一位入住的老人建立健康檔案,並由客服中心統一安排與分配,這就是規範化、標準化服務的開始。同時為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在配備護理人員方面也特別加入了地域性的考慮,讓老人們有『回家了』的感覺。」

 為了做到「家」的感覺,慈養護老中心除了提供24小時熱水、液晶電視、空調等配備外,每個樓層還有冰箱、微波爐等設施,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值得一提的是,護老中心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還在衛生間和走廊上安裝了不鏽鋼扶手,地面鋪設了地膠,這在方便老人活動的同時也有效減少了意外損傷。食堂「美食薈」在對面樓下,配備了專業營養師為老人的飲食做科學搭配。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可由護理人員把飯菜端到他們床前。 第一批入住的老人熱情地介紹說:「這裡真的不錯,1,500元一個月的床位費,有人照顧、熱鬧、有伴,不寂寞,不孤獨,有朋友,一起唱歌、聊天、散步,過得很高興,住著比家裡都舒服。」

夫妻親友結伴入住

 中心自去年10月對外開放以來,120個床位已吸引了107位入住者,其中不乏夫妻、親家、姐妹結伴而來。這裡的老人們以教師、老幹部、工程師、老護士居多。年齡小的60多歲,年齡最大的98歲。很多老人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消息自願來這裡,其中還有10對老人是夫妻入住,空著家裡的房子,也寧願住到養老院。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態度正發生里程碑式地轉變。

 陸成良介紹說,除夕那天晚上,這裡的年夜飯可是熱鬧非凡。入住的107位老人,將近一半要求留下,跟朝夕相處的老年朋友們共同吃個團圓飯,過個樂呵年。還有老人既想留下,又想跟子女共享天倫,最後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索性把一家人都叫了去。

精神關懷尤為重要

 80多歲的嚴竹芬和單美英是兒女親家,兩人在護老中心裡住隔壁。過年了,兩位老人想在這裡過年,又想跟孩子們在一起,於是讓家人把年夜飯「訂」在中心裡。除夕晚上,全家人都來了,老老少少十多口人,吃了頓豐盛而特殊的年夜飯。

 帶來「家」的感覺的,當然不僅僅是舒適的硬件設施。對老年人來說,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關懷顯得尤為重要。為做到「醫」「養」結合,陸成良在護老中心的對面開設了一家養老醫院。「住在那裡的長者,可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全天候照料。我們根據病人的語言習慣,安排同鄉的護工護理,這種以醫帶養、醫養結合的養老新模式,讓老年人享受到更為便利、有效、細緻的關懷」。陸成良說:「我從香港回來,看到那些老人和他們的家屬握著我的手說想念我,感謝我,我心裡無比開心。他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

相關新聞
港商五味舖:籌資拓銀髮市場杭州築老人天堂 (2012-02-15) (圖)
勇於進取:醫養模式初成功 再投巨資擴規模 (2012-02-15) (圖)
港人在廣東:退休教師廖翔顯 深圳試推新理念 (2012-02-15) (圖)
港人在河南 :漂泊20載靠岸河南 餐飲浪人享受平凡 (2012-02-08) (圖)
適應環境:唱K學普通話 誤學陝西話 (2012-02-08) (圖)
精心督導•港人在深圳: 邱浩波助深育逾200社工 (2012-02-08) (圖)
優秀服務團隊 (2012-02-08) (圖)
港人在北京:港管樂手林偉文 赴京闖蕩追夢 (2012-02-01) (圖)
花名「鐺鐺」感親切 謝樂團總監栽培 (2012-02-01) (圖)
港商五味舖:回福州開紋身店8年 王嘉穎締造 經典 (2012-02-01) (圖)
民主黨圖新界東取三席 (2012-01-27) (圖)
解惑篇:鍾庭耀犯了什麼邏輯錯誤? (2012-01-27)
細說夢想:阿曾想過當數學家 嫻姐工會圓舞台夢 (2012-01-27)
整體思考:阿Ann嫻姐促助青年住屋創業 (2012-01-27)
行會評分:村屋問題累發叔民望挫 (2012-01-27)
巡迴拜年 (2012-01-27) (圖)
港商五味舖:「思利及人」立於不敗 李錦記調味神州 (2012-01-18) (圖)
首重溝通:「家族憲法」保永續 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2012-01-18) (圖)
港人在上海:推動財商教育 衛裕峰培養「福娃」 (2012-01-18) (圖)
港商五味舖:武漢創業三部曲 洞悉市場闢新徑 (2012-01-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三港新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