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實事璆事:人口結構轉變的挑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8]     我要評論

潘佩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隨著醫學日漸進步,人口老化現象便成為一眾先進國家或地區面對的大難題。年少時的教科書已經如是說,今天的情況更愈演愈烈。想到這裡,我又記起另一個似曾相識的問題,就是發達地區人民身體肥胖的健康問題。有趣的是,這兩個所謂的問題,其實都是一些被戲言為「富貴病」的東西。長壽和糧食豐足都是人類在千萬年間,發展進步中奮力追求的理想。今天看來,這些發達地區的管治者都算是實現了千年的政績。可惜的是,不同地區發展程度的差異,令資源盈缺懸殊的現象更趨兩極化。

長壽並非必然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香港的年齡中位數由2001年的36.7歲升至2006年的39.6歲,並進一步上升至2011年的41.7歲。這情況是由於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續處於低水平,因而令15歲以下兒童的比例下降,而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上升。不過,如此的幸福並非必然。參考CIA於2008年《世界概況》發表的數據,總體預期壽命位於前列的全為已發展的國家或地區,男女壽命都普遍達80歲以上;而敬陪末席的國家多來自非洲,即使是發展水平相對高的南非,總體預期壽命亦只有40多歲。所以,長壽並非必然。

 長壽雖好,但於整體社會的發展而言,卻帶來不少問題。就以香港為例,長壽令我們更擔憂退休後生活的問題、醫療費用的問題、社會經濟生產力的問題;以及因生育率持續處於低水平產生的撫養比率下降的問題。很多已發展的國家天天都被這些問題困擾,與其發這般的富貴牢騷,不如認真探究其他發展的新出口。

 一個銀幣總有兩面;甲之甘飴,乙之砒霜。人口老化,就是銀髮市場的發展及具經驗勞動生產力的累積。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面對新形勢的挑戰,就得以新政策思維應對。生產力既可以透過先進技術提升,同樣又可依仗經驗和智慧突破,故此,討論如何善用整體社會的優勢來創造條件,主動化解結構難題,當較終日鑽研於牛角尖的困局來得更具意思和挑戰。諺語言:「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就是這個意思。

完善的人口政策是必須的

 面對人口老化,香港政府的對策究竟是什麼呢?人才輸入是一個方法;吸納外來新生人口又是另一個可行的方案。外來人口進入香港社會,當然會衝擊本地的醫療福利需求;又或加劇勞動人口的競爭,更甚會造成年齡世代及族群矛盾,但這一切都是能夠處理好的,且亦不應是政策停滯不前的理由。人口結構轉變所引發的衝擊既是危,但亦可以是機,面對人口老齡化和愈趨緊張的本土與外來人口的關係,管治者實在無法再繼續視而如不見了。

相關新聞
從援交問題看人生價值取態 (2012-03-08)
港情港事:港與內地血濃於水密不可分 (2012-03-08)
實事璆事:人口結構轉變的挑戰 (2012-03-08)
解感篇:建制派整合團結是大勢所趨 (2012-03-08)
華人華僑紀念「九二共識」廿周年 共同推進和平統一 (2012-03-08)
來論:彭清華講話中的微言大義值得仔細品味 (2012-03-08)
縱論香港:公平公正選特首 君子之爭樹典範 (2012-03-07)
穩中求進和結構調整 (2012-03-07)
政經論衡:習近平講話言簡意賅語重心長 (2012-03-07)
增進香港與內地融和合作 共振中華 (2012-03-07)
田園快語:須妥善處理「雙非」嬰及「自駕遊」 (2012-03-07)
志強時評:團結穩定是福 折騰分化是禍 (2012-03-06)
發揮香港窗口優勢 推動落實文化強國戰略 (2012-03-06)
包容和諧選特首 (2012-03-06)
政經多面體:中央調低GDP增長的意義 (2012-03-06)
管見集:《蘋果日報》挑撥離間的自供狀 (2012-03-06)
習近平訪美展示獨特外交新風格 (2012-03-06)
指點江山:警惕外國勢力干預特首選舉 (2012-03-05)
避免雙重繳稅 加快粵港融合 (2012-03-05)
今年政協報告充滿亮點 (2012-03-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