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麗珠)本港近年不少嬰兒食品生產商標榜產品能提升幼兒免疫能力、有助眼睛發育、防止過敏症,但消費者委員會檢視的117款產品中,發現4個樣本的健康聲稱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1款樣本標示容易引起混淆。消委會建議業界應該參考國際標準及標示,給消費者選擇。
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檢視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預先包裝食品營養標籤及相關聲稱,共117款產品,包括穀物粉、牙仔餅、米餅蔬菜蓉、蔬果汁、雞肉、米飯等。調查發現,有4個樣本的健康聲稱未有國際公認的科學證據支持,1個樣本標示容易引起混淆。
消委會發現4個樣本中的健康聲稱,未有國際公認科學證據支持,其中2款不同餅乾商品的包裝上標示「維他命E能提升免疫力」的字句,亦有1款蔬果蓉商品提及「膽鹼有助眼睛發展」,甚至有1款穀物粉商品提到「益生菌可增強免疫力及防止過敏症」。
至於1款穀物粉產品在包裝上的同一方格內標出「DHA」與「增強寶寶的抵抗力」等字樣。消委會表示,做法容易令消費者聯想到產品的DHA與增強抵抗力有關,而目前仍未有公認的科學證據,確立DHA與抵抗力的關係,因此生產商的標示手法有問題,呼籲業界避免使用容易混淆的方法。
蓄意誤導 可被檢控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蔡敏欣表示,該中心正跟進這些聲稱是否蓄意誤導,已要求廠商提供證據,否則可被檢控。她稱,若廠商未能提出足夠證據,將會根據《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提出控告。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去年未接獲有關奶粉標籤的投訴,亦未有相關檢控個案。
消委會又稱,在46款穀基類樣本中,僅29款能以中英雙語標示完整的營養素表,但當中2款只列出有「微量」鈉質,未有具體數值,因嬰兒攝取過量鈉質會引致泌尿供能問題,建議具體列出含量。消委會建議父母在嬰兒出世後6個月,應改以母乳餵哺,業界應該參考國際標準及標示,給消費者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