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正論:以建設性態度支持梁振英及新一屆特區政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19]     我要評論

——七談社會「大和解」

文平理

 實現大團結大和解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建制派和社會各界以建設性的態度支持梁振英及新一屆特區政府。就現實來講,這種支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支持梁振英按照基本法的要求組建新的管治班子;二是支持現任的特區政府與新一屆的特區政府之間實現順利交接;三是支持以梁振英為行政長官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首務,開創香港發展新局面。這裡所說的建設性態度,是指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而不是消極負面的態度,去支持與配合梁振英開展一系列時間緊迫的重大工作,以包容的精神和衷共濟,將正能量輸入香港。

 特首選舉造成的社會嫌隙和分歧,不利新一任特首和政府團結領導香港社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建制派大團結的基礎是愛國愛港。無論是「梁營」或「唐營」中的精英分子,都是梁振英和下屆特區政府落實政綱、依法施政所倚重的對象。香港社會應盡快實現大和解大團結,以建設性的態度支持梁振英開展一系列時間緊迫的重大工作。

支持梁振英籌組管治班子

 梁振英獲得中央任命之後,需要集中精力開始下一屆特區政府的籌組工作。現在,距離七月一日梁振英的管治班子上任只有70多天,時間緊迫。梁振英籌組管治班子的進度如何,社會各方都在熱切關注和期待「新班子」的誕生。建設性地支持梁振英籌組管治班子,是實現大團結大和解的第一個目標和任務。

 梁振英組班用人時要德才兼備,不論背景,邀請包括過去不支持他的人加入新班子,展示他有接納其他人的器量以穩定人心。 「唐營」的一些人士可能礙於面子,或可能心結未解,不一定會立即允諾接受邀請。對此,梁振英要以誠心誠意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來打動人心。實際上,梁振英在最後競選階段,已向「唐營」人才「招手」。梁振英當選後,許多政商界人士表示,在選舉期間出現的各種矛盾,在選舉後應逐步化解,期望梁振英盡快籌組班子,用人德才兼備,團結包括競選中「唐營」在內的各界別各階層人才,迎接未來挑戰。

 未來梁振英施政上的得失成敗,很大程度繫於司、局長班子的工作。新一屆政務司、局長人選,既要與梁振英本人有相同的治港理念,也要德才兼備,以建立一個團結、廉潔而又有能有為的新班子。

 梁振英領導的下屆政府擴闊問責班子,包括增設副司長及分拆政策局,在在需要政治人才。「新班子」盡快和順利組成,需要建制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在大團結大和解的基礎上建設性地參與和支持。

支持新舊政府做好交接工作

 特首選舉結束後,特區政府換屆交接的工作隨之而來。董建華和曾蔭權連任時不存在換屆問題。即使曾蔭權接替董建華時,之前曾蔭權是擔任政務司司長,政府工作也有很大的連續性。今次是香港回歸後真正的一次政府換屆,加之梁振英的政綱和治港理念是「穩中求變」、「適度有為」,與現屆政府有所不同,其間一些政策的銜接值得重視。

 特首選舉翌日,梁振英到特首辦公室與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會面,商討交接工作。曾蔭權表示,在餘下任期內會帶領團隊支援梁振英,做好政府交接工作,也呼籲市民支持新特首。梁振英就表示,已經請曾蔭權向公務員團隊表示支持轉達謝意,未來有很多事要向曾蔭權及他的團隊學習,確保未來幾個月交接順利成功。

 雖然現任特首和下任特首已表示會做好過渡工作,確保平穩交接,但基於交接工作千頭萬緒,加之施政理念和具體政策有所不同,實現順利交接有許多工作要做。近日「雙非」配額事宜,帶出了政府換屆過程中的政策銜接問題。梁振英作為候任特首對新一屆政府的施政表達政策方向,明確表示香港私家醫院明年應停收內地「雙非」,現任政府立即表示尊重並作出配合,宣布明年雙非孕婦來港產子配額問題由下屆政府決定。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態度。事實上,確保政策銜接,換屆順利,關係到新舊政府的平穩過渡和工商百業順暢運作,與市民福祉息息相關。對此,各有關方面應以大局為重,以建設性的態度予以支持配合。

支持新一屆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梁振英提出「穩中求變」的政綱和治港理念,得到香港社會廣泛認可和中央充分肯定,符合中央希望梁振英全面開創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新局面的要求。特首選舉過程中產生的嫌隙乃至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大和解」不等於社會沒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和矛盾。只有通過落實「穩中求變」的理念和政綱,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各階層,才能真正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保證香港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和諧。

 香港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積月累,已經到了影響社會穩定和阻遏經濟發展的程度。例如:高地價高樓價高租值政策陷入困境,經濟轉型舉步維艱,產業空心化和單一化,在激烈區域經濟競爭中被邊緣化,貧富懸殊加劇,社會呈現M型導致中產階級陷落……等等。因此,大團結大和解不僅是解決選舉出現的矛盾,不僅是建制派之間要相互理解,還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解決深層次矛盾。因此,社會各界應以建設性態度一起共謀對策,支持以梁振英為行政長官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首務,才能適應世情、國情、港情的複雜變化,開創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新局面。

相關新聞
正論:以建設性態度支持梁振英及新一屆特區政府 (2012-04-19)
頂天立地:做好三件事 萬民齊擁戴 (2012-04-19)
管見集:激進反對派怎能夠和解? (2012-04-19)
明刀明槍:公民黨反政改又覬覦「超級議席」虛偽投機 (2012-04-19)
實事璆是:記工聯會專業人士訪京交流團 (2012-04-19)
亞裔出任世行行長未改歐美分肥制 (2012-04-19)
止戈為武:軍隊強化反腐機制的新動作 (2012-04-19)
解惑篇:對李柱銘的回應 (2012-04-18)
藍天說地:實現大和解 利香港發展 (2012-04-18)
明刀明槍:梁家傑「堵截論」及「修法論」誤導公眾包藏禍心 (2012-04-18)
審慎發展醫療產業 (2012-04-18)
港鐵優惠不切實際 (2012-04-18)
美國兩黨為大選展開新一輪角逐 (2012-04-18)
縱論香港:梁振英任內四大持續性任務 (2012-04-17)
環球視野:黃岩島事件的啟示與警示 (2012-04-17)
西座內望:民主黨先發制人 公民黨死心不息 (2012-04-17)
政經多面體:檢討最低工資要避免社會分裂 (2012-04-17)
有法必依才彰顯法治精神 (2012-04-17)
西方走廊:伊朗唱雙簧逼白宮進退維艱 (2012-04-17)
正論:建制派大團結的政治基礎和利益協調 (2012-04-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