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二手好碟:《公子多情》的文明大改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勇先

 不轉彎抹角,對我眾本地人來說,內地客,我們就是覺得他們不夠文明─隨心所欲地在街上蹲坐、讓內急的幼童在街上尿尿、高談闊論、橫衝直撞……他們每種習慣,都彷彿令我們心裡咕嚕作響。我們都覺得內地同胞不夠「文明」,需要學習。其實這份「文明教育」的情意結,從二十多年前的港產片《公子多情》已有。不過,那時候,我們還反而多一點體諒與接納。

 《公子多情》的故事原型其實是沿自1964年荷里活電影My Fair Lady(港譯《窈窕淑女》),同樣是一個儀態老師,教導「化外之民」成為一個幾可亂真的「上等人」。不過My Fair Lady是一個賣花女被改造,而港版的則是一位偷渡客周前進(周潤發飾),當然改造者亦由男性的Professor Higgins變成女性的Anita(梅艷芳飾),否則這個愛情故事便難以「正常發展」。該電影於1988年上映,那時還處於中港兩地密集交流的初期,香港在經濟發展上仍處於明顯的優勢,加上接觸現代世界的機會較多,令當時的香港人的優越感比現在更強烈。《公子多情》以至後來的「表姐你好洁v系列,都是以中港兩地文化差異來製造笑料。

 電影《公子多情》對內地人的描述,沿用了當時的刻板陳規─神準的吐痰技巧、經常感情澎湃地唱「紅歌」,還有引人發噱的嘔心(例如戲中開始周前進誤食老虎糞便的一段)。他們的行為,的確是搞亂了「文明社會」的秩序。不過電影中所呈現的,往往不是一種厭棄感,更多的是從別人的不同文化中,發現對方所謂「落後」的優點,還有反思到自身的「文明」其實亦有不足。八十年代這類型的喜劇通常都有固定的結局模式,就是代表兩地的角色,最終來一場「大和解」式的團圓收結。當然,這算是創作人陳腔濫調的公式處理,但無可否認,這符合了廣大觀眾期望皆大歡喜的集體願望。

 想到今日的社會,常常吹捧著要融合和解和諧,高呼兩地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低之分,可是喧鬧與仇視卻愈來愈熾烈;反而在昨日的香港,雖然無論電影電視等大眾傳媒,都對內地人盡是訕笑,並視對方為非我族類,但仍不至像今日動輒歇斯底里的互相指控,令中港兩地充滿張力地對峙。究其原因,是我們還想充當Anita的文明角色,自以為在教化他人?還是因為我們不斷被人強迫要不明情由的融合,以致本來一心是要捍衛文明價值,最後反而被逼出野蠻的吊詭現象?

相關新聞
珍寶級世界動畫電影:愉悅的遺產 (2012-05-04) (圖)
捷克著名動畫片《手》 (2012-05-04) (圖)
中國動畫片《三個和尚》 (2012-05-04) (圖)
日本動畫片 《海盜船》 (2012-05-04) (圖)
德國默片動畫《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 (2012-05-04) (圖)
捷克動畫《叫雞》 (2012-05-04) (圖)
銀幕短打:不變應萬變? (2012-05-04)
視事追擊:《Ataru》:非正常人類的榮光 (2012-05-04) (圖)
二手好碟:《公子多情》的文明大改造 (2012-05-04) (圖)
現實中劍拔弩張 銀幕上尋求南北和 (2012-04-27) (圖)
影音館:《黃金花大酒店》—合拍印度 (2012-04-27) (圖)
新片速遞:英雄視死如返鄉 (2012-04-27) (圖)
畫裡畫外:漫不經意的經典 (2012-04-27) (圖)
無光歲月: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2012-04-20) (圖)
銀幕短打:金像獎本土氣息濃 (2012-04-20)
影碟別注:《3D三劍俠雙城暗戰》 (2012-04-20) (圖)
本月影訊:戲曲電影放映 (2012-04-20) (圖)
Ric O'Barry的海豚灣 (2012-04-13) (圖)
電影人:漫談電影字幕翻譯—舒琪 (上) (2012-04-13)
新碟上架:《哈爾移動城堡》Blu-ray (2012-04-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