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早前一批廣東桂花魚樣本在湖南被驗出含致癌孔雀石綠,受該消息影響,廣東省桂花魚一度滯銷。圖為一名漁農展示一條桂花魚。資料圖片
據《南方農村報》2日報道 5月中旬,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已經大面積停售桂花魚,原因在於,市場方面接到上級通知,桂花魚如在黃沙市場上架,必須提供由工商局認可的產地證明和有資質的檢驗報告。
今年4月,湖南長沙市食安辦公佈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情況,來自該市馬王堆海鮮市場的9個批次的桂花魚樣本均檢出致癌孔雀石綠,生產地均為廣州、佛山和清遠。受該消息影響,廣東省桂花魚一度滯銷。現在時間已過半月有餘,桂花魚逐漸擺脫孔雀石綠陰影,塘頭收購價格已高於事發前。
部分養殖戶受影響
「滯銷的時間大概也就10天左右,現在桂花魚又開始賣了。」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顯恆水產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錦宜說,桂花魚檢出孔雀石綠的事情在養桂花魚的圈子裡幾乎人盡皆知。收魚的商販有了心理陰影,曾經一度談「綠」色變,拒收養殖戶塘中的桂花魚。
實際上,目前桂花魚存塘量不足一成,均為去年4、5月份放苗,存留至今的均是大規格魚。因此,孔雀石綠超標引起的桂花魚滯銷並未對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產生實質影響。然而,「桂花魚不讓賣」的傳聞迅速在坊間傳開,讓手中仍有餘貨的養殖戶感到揪心。
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香先介紹,目前何氏水產在廣東地區每天桂花魚發貨量為7-8萬噸,估計每天廣東省桂花魚的出貨量在15萬噸左右,節假日期間可能會接近20萬噸。這個數字儘管在頭段時間受孔雀石綠超標事件有所影響,但很快恢復正常。
致癌物或源於餌料魚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孔雀石綠也被媒體頻繁曝光,稱之為「蘇丹紅第二」,已被廣大消費者熟知。鑒於孔雀石綠的危害性,農業部於2002年5月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禁止用於所有食品動物。根據相關規定,水產品中孔雀石綠的殘留量標準為不得檢出。作為涉綠水產品的生產者,每次針對孔雀石綠的整治活動,養殖戶都被推到風口浪尖。儘管不排除極個別養殖戶使用孔雀石綠,但目前桂花魚養殖過程中基本不會使用孔雀石綠,並非外界傳言得那麼瘋狂。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桂花魚的孔雀石綠最有可能來源就是餌料魚,桂花魚攝食這些受污染的餌料魚,出現微量的孔雀石綠殘留,卻給養殖戶帶來了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