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豪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協理副校長 文理學院院長
過去政府未能勇於創新,停留於過時的不干預思維,固守怕錯而不敢勇闖的保守主義,滯礙本港發展。希望新一任政府以史為鑑,適度有為,新特首不僅要「做好呢份工」,更要勇於創新,追求突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社會打出一片新天。
特首曾蔭權日前出席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會,表示已差不多實現了他競選時所許的全部承諾,他又指出自己提出十大基建,帶動經濟發展、希望香港人可以走出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陰影,走出自我懷疑。同時他又回應了社會價值的轉變,提出進步發展觀,希望一方面拚經濟,另一方面關注環境文化保育。究竟特首有否真的在其任內「做好呢份工」?
經濟發展欠新思維
曾特首在答問大會發言中,親口承認他以往一直相信要經濟起動,做大個餅,透過滴流效應,各階層自然可以共享,但實踐下來,現實與理論有出入。所謂現實與理論有所出入的主要原因乃對形勢判斷錯誤,沿用過時的「大市場、小政府」的模式治港,在全球及地區經濟發展新形勢下,鄰近國家及地區的政府積極有效干預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營商環境,推動產業發展。本港政府仍依賴傳統產業來維生,即使近年曾政府提出「六大新興產業」,但只聞政策宣示,缺乏具體政策;沿用市場自身推動,缺乏不同政策環節間配套。有鑑於懼怕輿論批評什麼「官商勾結」,過去政府未能勇於創新,停留於過時而不夠效果的管治模式,怕錯而不敢勇闖的保守主義,滯礙本港發展。即使特首希望「做大個餅」,但如何帶領港人「做大個餅」,乃繫於產業如何多元化,港府又如何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可惜這些亦欠缺具體措施。雖然曾特首任內已加強與內地合作,但由於固守「大市場、小政府」的發展模式、不能有效推動產業發展及成功協助香港經濟轉型,致使本港在回歸十五年來仍「固步自封」,此乃繫於少做少錯心態,不能勇闖高峰和追求突破。
處理社會深層矛盾有心無力
特首又在其發言中指出全球化帶來工作職位兩極化,加上香港是城市經濟體,貧富差距更加突出,低技術工作收入雖有增長,但幅度未必追上條件較好的一群。面對這種深層次矛盾,又坐擁千億儲備,曾特首理應善用這些資源來為社會發展作貢獻。誠然在他任內初期提出「進步發展觀」令人感到興奮,以為曾生真有一番幹事的能量,為文化、保育及社福發展打出一片新天。可惜,在其具體發展策略而言,仍然是欠缺對社會、文化及保育訂下長遠規劃,對於建立共融社會,如何協助低下層人士,針對貧富差距的手法,都是修修補補的政策。在他任內,沒有怎樣高瞻遠矚的社會政策,無怪乎新力量網絡日前發表對十五年來特區管治報告,指出特區政府已進入結構性管治危機,又指特首及其班子缺乏管治能量。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抹殺曾特首及其班子為香港作出的貢獻,但我們期望特首可以更有作為,如若他能善用其聰明才智,為香港謀出路,不是怕錯恐亂而造成施政舉步維艱的話,香港會有更好發展。曾時代將過去,我們盼望下任政府以史為鑑,適度有為,小而有效。勇於創新和服務市民的政府是為民所依,下任特首不僅要「做好呢份工」,更要全心為民拚香港。
|